濟南市一攬子畢業生就業保障措施相繼落地,全面釋放政策紅利—— 高校畢業生在濟就業創業有底氣

2020-10-23 14:14:42|來源:濟南日報|責編:馮鈺穎

  高校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朝氣蓬勃的創新活力、敢為人先的實踐動能,註定了他們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近年來,我市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通過政策引導、創造崗位、技能培訓等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到重點領域就業、到小微企業就業,通過“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在資金和創業服務方面提供支持,鼓勵大學生創業。

  為助力2020屆高校畢業生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我市人社部門頻頻出招、靶向發力,一攬子穩就業保障措施相繼落地:代市政府擬訂出臺了《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涉及的6個方面、26條具體措施,制定了《關於應對疫情穩就業政策實施細則》;同時還出臺了《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開通留學人員來濟就業創業服務綠色通道,完善大學生就業補貼政策,延長社保補貼享受期限……新制定出臺高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補貼、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補貼、十大千億産業企業求職補貼、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業介紹補貼等一系列促進激勵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措施,有效促進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全面釋放政策紅利。

11項就業政策助力畢業生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

  1 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

  濟南市行政區域內工商登記註冊的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和擇業期內的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簽訂1年(含)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須到人社部門備案),並按時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不含補繳),按其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金額和時間,給予企業最長12個月的社會保險補貼(不包括個人繳納部分)。

  2 小微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獎補

  濟南市行政區域內工商登記註冊的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和擇業期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下同),簽訂1年(含)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須到人社部門備案),憑4個月(含)以上社保繳費證明材料(不含補繳),按每招用1人補貼2000元標準申領一次性獎補資金。

  對2020年3月11日至12月31日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辦理就業登記的,每招用1人,給予最高1000元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招用同一名高校畢業生的只補貼1次。該補貼不與小微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獎補(2000元)重復享受。

  3 高校畢業生就業一次性補貼

  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和擇業期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簽訂1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4個月以上的,向每人一次性發放2000元。

  4 到十大千億産業企業就業給予求職補貼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高校畢業生到我市十大千億産業企業就業的,企業可給予1000元一次性求職補貼。

  5 職業介紹補貼

  濟南市行政區域內工商登記註冊且持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不包括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免費介紹擇業期內(畢業3年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成功就業,與本市用人單位簽訂1年(含)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可按介紹成功就業人數申請職業介紹補貼,標準為一次性300元。

  6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具有濟南市戶籍,離校兩年內在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並實現靈活就業,按時繳納(不含補繳)社會保險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可申請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標準按照我市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繳費下限的60%進行計算。

  7 支持大學生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大學生在校期間在我市行政區域內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培訓機構參加短期就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的,給予一定標準的職業培訓補貼(初級工1000元、中級工1500元、高級工2000元)。在校期間每人補貼不超過3次。同一職業(工種)同一等級一年內不可重復享受

  畢業後,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擇業期內在我市行政區域內具有相應資質的培訓機構參加短期就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並與在濟企業簽訂1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元/人的一次性培訓補貼。

  8 在校大學生就業實訓

  對高校(含技工院校和特殊教育院校)通過聘請相關部門和企業熟悉就業創業工作的專家學者或教師,以組織就業創業政策宣講、就業指導、就業論壇、招聘會和觀摩就業創業實踐教育基地等形式,免費對學生開展系統性就業實訓的,根據取得培訓合格人數,按800元/人標準給予學校補貼。

  9 線上培訓生活費補貼

  離校2年未就業大學生參加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完成教學視頻學習並經考核合格後,向戶籍地街道(鄉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生活費補貼。補貼標準為5元/學時。申領次數每人每年不超過3次,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復享受。

  10 就業見習補貼

  對吸納擇業期內(自畢業之日起3年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按規定支付見習人員基本生活補助(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併為其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就業見習基地,見習期滿後,可申請就業見習補貼。補貼標準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

  見習人員參加就業見習滿3個月後,第4個月起用人單位可為其繳納社會保險,並繼續享受就業見習補貼至見習協議規定的就業見習補貼期滿。

  11“三支一扶”計劃

  我市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志願服務。“三支”是指支教、支醫、支農,“一扶”是指扶貧。近幾年還增加了水利、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崗位,今年開始允許設有村委會的街道參照鄉鎮在編制和崗位空缺數額內招募“三支一扶”人員。

  基層服務項目前兩年為志願服務,兩年服務期滿經考核考察合格,轉為當地事業編制。轉為事業編制後最低服務3年,共最低5年的服務期。前兩年志願服務期間發放工作生活補貼,補貼標準基本達到我市鄉鎮機關事業單位新錄(聘)用高校畢業生試用期滿後的平均收入水準。服務滿6個月以後還將發放3000元的一次性安家費。轉為事業編制人員後,享受當地事業編制在編人員有關待遇。

11項創業政策解決企業資金、場地、用人等難題

  1 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

  對法定勞動年齡內首次領取小微企業營業執照(2013年10月1日以後登記註冊)、正常經營12個月以上,在創辦企業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創業人員(法定代表人)、離崗或在職創業的鄉鎮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可申請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為2.4萬元。每名創業人員、每個企業只能領取一次。

  2 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

  對2013年10月1日以後註冊成立,吸納登記失業人員和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不含創業者本人,下同)並與其簽訂1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按月向招用人員支付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報酬,並按規定為其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按照申請補貼時創造就業崗位數量、每個崗位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

  3 個體工商戶一次性創業補貼

  對法定勞動年齡內在本市新註冊個體工商戶(2018年1月1日以後登記註冊),正常經營12個月以上,繳納企業職工社會保險費(在註冊個體工商戶名下)或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本市各類人員,以及連續在我市居住6個月以上且在我市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外來常住就業失業登記人員,可申請個體工商戶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為3000元。每名創業者只能領取一次,已經享受過個體工商戶一次性創業補貼的創業者不得重復申請。

  4 小微企業創業場所租賃補貼

  對法定勞動年齡內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畢業5年內全日制高等院校畢業生,在本市創辦小微企業(2018年1月1日以後登記註冊),租用獨立經營場地,正常經營12個月以上,創業者(法定代表人)在創辦企業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未享受相應的政府場地租賃費用減免的,可申請創業場所租賃補貼,每年補貼標準為5000元,每年申請1次,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同一創業者註冊多個小微企業的,只能在一個企業申請,不重復享受補貼。

  5 入駐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個體工商戶創業場所租賃補貼

  法定勞動年齡內本市各類人員及連續在我市居住6個月以上,且在我市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外來常住就業失業登記人員,在本市新註冊個體工商戶(2018年1月1日以後登記註冊),入駐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正常經營1年以上,可申請每年2000元的創業場所租賃補貼(房租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6 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孵化服務補貼

  對2019年1月1日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新認定或評選的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市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園區),先分別給予10-30萬元、30-5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再按每成功孵化一個企業最高8000元標準給予創業孵化補貼。復審認定的市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園區)也可申請創業孵化補貼。創業孵化補貼每年集中申報1次,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一次性補貼和創業孵化補貼的總額,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園區)不超過50萬元、市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園區)不超過200萬元。孵化成功企業法定代表人另創辦其他企業的,不再重復申報創業孵化補貼。

  7 創業培訓補貼

  大學生到創業培訓機構(含高校和創業服務等機構)參加創業意識教育培訓、創業能力培訓、創業能力提升培訓(或網絡創業培訓)等,取得合格證書,分別按照不低於1000元/人、1500元/人和2000元/人的標準給予培訓機構補貼。

  8 創業大賽獎勵

  我市每年組織創業大賽,對大學生參加大賽獲獎的,根據獲獎等次分別給予特等獎10萬元、一等獎8萬元、二等獎5萬元、三等獎3萬元、優秀獎1萬元的獎勵。

  9 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

  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適用於各類法定勞動年齡內人員。貸款額度最高20萬元,符合創業擔保貸款條件人員在十大千億産業領域自主創業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産業金融、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化旅遊、科技服務),貸款最高額度30萬元。符合條件的個人借款人合夥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可申請最高6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3年,全額貼息。對還款積極、帶動就業能力強(帶動就業兩人以上)、創業項目好的借款個人,可繼續提供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但累計次數不得超過3次,每次貼息年限最長為3年。

  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適用於在濟南市行政區域內註冊登記的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即申請前12個月內新增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刑滿釋放人員、高校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20%(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10%)以上,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申請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最高300萬元,按貸款合同簽訂日貸款基準利率的50%給予同期限最長3年貼息。對還款積極、帶動就業能力強、創業項目好的小微企業,可繼續提供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累計次數不得超過3次,每次貼息年限最長為3年。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應貼息貸款額度原則上按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條件人數每人20萬元計算。貼息實行“先交後補”,企業全額還清貸款本息後,按規定程式撥付貼息。

  10 稅收減免

  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持《就業創業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畢業年度內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就業失業登記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的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3年內,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企業招用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自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當月起,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9000元。

  企業招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以及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且持《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註明“企業吸納稅收政策”)的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自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當月起,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7800元。

  11 申請入駐市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

  提供最長3年的孵化期,孵化期間房租全免,並提供各項免費的孵化服務。

  入駐企業必須是獨立法人經營單位,且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能獨立承擔入駐期間發生的經營風險和因企業運營而産生的經濟、民事等法律責任。畢業5年內大學生創辦的企業註冊1年以內的,或創業項目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申請入駐:

  屬於科技研發與應用、環境保護、生物制藥、工程設計、美術設計、動漫創意、影視製作、文化傳播等科技型、創新型的;

  具有較好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商貿物流、現代服務業和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手段經營的;

  特困家庭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可適當放寬入駐條件。

  另外,為入駐企業提供融資、財稅、法律、培訓等相關服務的其他企業可申請入駐,由創孵中心在綜合服務大廳安排服務窗口面向入駐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詳情可登錄濟南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網站查詢。(濟南日報)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