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用一張網,共飲“一碗水”,陽谷縣——農村供水智慧化改造完成10.7萬戶
“過去‘一跪一身土,一抹一手泥’,現在水錶員再也不用跪著查水錶了。”3月28日,聊城市陽谷縣郭屯鎮後梨園村黨支部書記王鳳祥説,由於連接供水管道的水錶安裝位置幾近貼地,上門抄表的水錶員跪在地上才能看清。一旦遇上下雨陰天,水錶員還得用手去掉水錶上的污泥。
“以前,村裏的自來水管道都是PVC管材,時間久了,管網老化失修,‘跑冒滴漏’嚴重,變相增加了供水成本,公攤後的高水價讓村民意見不小,所以每次挨家挨戶收水費時,總有村民不願意配合。”王鳳祥補充,陽谷縣推進農村供水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後,村民生活用水水價核定為3.83元/立方米,不僅減輕了村民生活用水負擔,還避免了“人情水”現象的發生。
在村民王保華家中,王保華向記者展示了自來水繳費流程。他説:“現在,俺們用的自來水不僅水質和城裏人一樣,就連繳費也能隨時隨地在手機上操作。”在王鳳祥的帶領下,記者看到了村內更換一新的4G超聲波智慧水錶。他告訴記者,改造提升工程將集中式水錶井統一放在衚同口,實行一戶一管的供水模式,採用智慧遠傳水錶進行數字化管理,並借助雲平臺大數據分析和具有精準滴水計量功能的“村口大表+入戶小表”的方式,做到了計量到戶、精準計量,再也不用挨家挨戶查水錶、均攤水損了。
走進位於聊城市陽谷縣的山東陽昇發展有限公司陽昇水務服務中心,農村供水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帶來的數字化氣息撲面而來——智慧大屏上,系統以管網地理信息為基礎,將供水、售水的主要運維數據進行了整合,方便工作人員查看管網的分佈情況以及每個鎮街的主要供水數據、各監測點的運行情況。
“在主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全縣農村售水的實時數據,各鎮街的用水排名、各營業所的水費預存等情況也一目了然。”山東陽昇發展有限公司經理申紅金隨機點開閻樓鎮張岩寨村村民張朝方的名字,“我們可以看到張朝方家累計用水12立方米,旁邊的曲線顯示的是他家近一週的用水量。如果他家出現漏水等異常情況,系統還會在第一時間響應處理,真正實現了‘直管到戶’。”
在智慧大屏的右下角,系統還根據熱線來電問題的不同類型進行了分類,並通過工單派發的方式,將維修、停水、充值等業務信息自動發送到相關負責人的手機上。“通過‘智慧+服務’,智慧平臺服務滿意度達到100%,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實現了群眾反映問題辦理全過程智慧化。”陽谷縣城鄉供水服務中心主任董長俠表示。
“農村用水服務實現智慧化、信息化、數字化、規範化管理,真正讓全縣群眾同用一張網,共飲‘一碗水’。”聊城市陽谷縣水利局局長曹鳳昌介紹,2021年下半年,陽谷縣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思路,以郭屯鎮為試點,在全鎮52個村開啟農村供水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按照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同監管”的“六同”目標,計劃在全縣18個鎮街的800多個村莊鋪設PE管網2579萬米,安裝智慧水錶20余萬塊。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460個村莊10.7萬戶的改造任務。(大眾日報記者 胡磊 孫亞飛 通訊員 商賀 費巧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