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
2024-03-08 10:00:59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郭富瑩責編: 趙銀平

  濟南市政協主席雷傑委員:

  推進濟南都市圈高品質發展 更好助力強省建設

  去年11月,《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國家批復,成為北方第五個、黃河流域第三個國家級都市圈。2023年濟南市GDP為12757.4億元,同比增長6.1%,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引領力不斷提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託,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要發揮區位優勢明顯、産業體系完備、發展潛力巨大等優勢,加快推進濟南都市圈建設,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更好助力強省建設。

  前不久,濟南都市圈建設工作座談會召開,進一步凝聚建設濟南都市圈的工作合力。下一步,將協同編制都市圈空間規劃,圍繞高品質和同城化,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技産業深度融合、構建全域旅遊格局、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延伸共享等方面重點發力。

  山東冠星紡織集團總公司紡紗八廠長白班副主任、操作員李亞新代表:

  以數字化轉型促進紡織行業高品質發展

  紡織行業是中國傳統行業,是中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産業和重要的民生産業,是保障就業的“容納器”。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也是拉動消費的主力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傳統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對紡織企業來説,這是持續發展、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

  冠星集團建成了聊城市紡織行業首家智慧工廠,多個智慧化數字轉型項目使企業在精準決策、運行效率、成本優化、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極大進步,企業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但對很多企業來説,轉型升級不是一時之功,數字化、智慧化改造面臨較高成本。建議有關部門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支持中國紡織行業向著“科技、時尚、綠色”的高品質發展之路邁進。

  山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曹金萍代表:

  增強外來人口城市認同感歸屬感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中國城鎮化還有很大發展提升空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建議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積極推動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流動人口進城落戶,增強外來人口城市認同感、歸屬感。深化城鄉融合發展,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建設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逐步實現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強化城市文化功能,營造城市人文環境,深入挖掘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不斷探索新經驗,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精神動力。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增太代表:

  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化工”新質生産力

  當前,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人工智能和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將極大促進重點行業智慧升級,高水準賦能工業製造體系。化工行業産品品類複雜,涉及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議推動人工智能與化工行業的深度融合,加速培育“人工智能+化工”新質生産力。

  人工智能與化工行業的深度融合高度依賴行業數據集的建設,目前各類基礎數據(如物性庫)不足、專業文獻及實驗過程數據量龐大、數據收集整理和標注工作量巨大、行業數據標準缺乏,難以形成行業通用數據集。建議政府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高校、化工行業協會、數據標準組織,組織收集化工行業通用基礎數據,形成國家級通用數據集。提供政策性支持,鼓勵人工智能在化工行業典型應用場景先行先試。完善人工智能領域高端人才的引進和留用政策,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和職業發展空間。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黨委書記劉思金委員:

  推進高等醫學教育創新 培育更多複合型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支撐,為推進新時代高等醫學教育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建議以新理念謀劃醫學發展,對高等醫學教育的規模、類型和層次結構進行科學規劃,給予專項經費支持,打造“衝擊國家一流、發揮區域引領、滿足地方需求”的教育梯隊,打造高等醫學教育高峰。以“新醫科”統領醫學教育創新,通過政策扶持,建設以醫學為主體,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多學科融合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加強複合型人才培養。以新機制強化醫學創新,探索建設以大平臺、大科學裝置為核心的醫學研究創新機制,打造以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為引領的高能級創新平臺集群,吸引和培育一批能夠服務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技術的創新人才,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大眾日報記者 趙琳 于新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