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臨沂外貿增長 打造“永不閉幕的RCEP博覽會”
2025-07-04 10:11:55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李煒責編: 李煒

助力臨沂外貿增長 打造“永不閉幕的RCEP博覽會”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250704093504

  6月27日—29日,第四屆RCEP區域(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在臨沂舉辦(見圖)。本屆博覽會展覽面積3.5萬平方米,設置1200個國際標準展位,日均到會觀眾1.5萬人次,其中境內外專業採購商5000人次。

  從數據看,歷屆RCEP博覽會對臨沂乃至山東的經濟帶動作用都較顯著。前三屆RCEP區域(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累計吸引RCEP國家的56個城市參與,帶動山東對RCEP國家貿易額年均增長13.8%;2024年臨沂對RCEP區域進出口額786.5億元、同比增長9.7%。

  一場為期3天的博覽會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博覽會結束後,如何充分借助RCEP博覽會促進內外貿協同發展的開放窗口作用,持續推動臨沂商城“出海”、企業“出海”,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66個國家和地區商品齊聚臨沂

  “本屆博覽會的參展商涵蓋馬來西亞、柬埔寨、日本、韓國等66個國家和地區,參展企業348家。其中,涉外企業247家(RCEP區域企業179家)。”臨沂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市商務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姚運寶介紹,本屆博覽會的國際化水準更高,共設立17個國家館和7個國際友城館,俄羅斯野莓、小黑魚跨境平臺(Voghion)等28家電商(跨境)企業,以及中非民間商會、韓國中小企業振興公團等20家國際商協會參展參會,為中外企業搭建了高效對接平臺。

  此外,博覽會深度挖掘品牌企業參展參會,首次設立“智慧科技展區”和“跨國公司專區”,匯聚特斯拉、宇樹科技等科技領軍企業,以及正大、亞馬遜等世界500強企業,參展企業攜最新技術成果與創新解決方案亮相,全方位展現全球前沿産業趨勢與高端製造實力。中國進口博覽局組織艾恩科技、太平洋羊駝家紡集團、卓麗歐泊珠寶、英國太可生活有限公司等21家第八屆進博會參展企業到會參展,品牌影響力更強。

  展商變投資商 展品變商品

  博覽會上,山東華企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南南一邊忙著為採購商介紹産品,一邊在臨沂開展跨境電商及國內網上平臺供應鏈業務的相關事項。“在與市商務局對接參展事項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臨沂對於跨境電商産業以及企業‘出海’的佈局,十分符合我們企業的發展方向。現在,我們已經在臨沂註冊了公司,實現了從展商到投資商的轉變。”王南南説,“臨沂的人才、市場、物流等優勢,對我們來説是無可替代的。”

  為讓博覽會充分發揮作用,本屆博覽會策劃了“1+4+6”系列活動,包括進博會路演、“萬企出海·魯貿全球”精準採購對接暨魯澳經貿對接活動、“投資臨沂”産業招商推介會等重點活動,推動“展商變投資商、展品變商品”。除了華企針織,盒馬臨沂首店將於8-9月份落戶萬象匯;TikTok抖音服務商領拓集團在臨沂註冊公司開展廣告投流、網紅帶貨、達人孵化、代運營等全維度外貿綜合服務業務,助力企業“出海”。

  展會+,打造“永不閉幕的RCEP博覽會”

  雖然博覽會已閉幕,但展會效應仍在持續。據了解,本屆博覽會的特點之一是“會展融合度更高”,並創新推出了“展會+市場”、“展會+産業”、“展會+文旅”、“展會+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等多種模式。為確保閉幕後這些創新模式的效應得以延續,真正實現博覽會的可持續發展,臨沂市將著力構建長效機制,確保融合效應持續釋放。

  發揮線上平臺功能,依託“中國大集”平臺,臨沂將把本屆博覽會的有關參展商、展品、採購信息等核心資源“搬”到線上,打造“永不落幕的RCEP博覽會”,實現供需雙方的常態化對接,持續放大“線上線下融合”效應。

  深化産業對接轉化,對於博覽會期間達成的合作意向,如盒馬臨沂首店落戶萬象匯等項目,臨沂將建立跟蹤服務機制,協調解決落地中的問題,推動“展商變投資商、展品變商品”加速轉化。同時,利用國際商協會、龍頭企業資源網絡,持續策劃精準的産業對接活動。

  強化“展會+”模式賦能。臨沂將總結經驗,將成功的“展會+市場”、“展會+文旅”、“展會+消費”等模式,融入臨沂日常的商貿文旅活動中,使其常態化、品牌化。同時,探索“産業+物流+數字”生態,深入聯動臨沂商貿優勢、物流網絡(如鯨寶物流)和數字平臺,構建一個集展示交易、供應鏈服務、物流配送、數據賦能于一體的綜合生態體系,持續放大臨沂“商城、物流、産業”三大優勢,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大眾日報記者 王思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