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以高能級平臺建設驅動科技創新
2024-08-12 11:18:09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侯艷艷責編: 趙銀平

  原標題:濟寧18個項目獲2023年度省科技獎勵,首次摘得特等獎,獲獎數量、等級均創歷史新高——以高能級平臺建設驅動科技創新

  編者按:堅持守正創新,是改革的本質要求,也是用完善的制度防範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的必由之路。為發掘改革典型,探尋有助於點燃體制機制改革“火花”的創新之舉,《濟寧新聞》特開設“創新有為·改革進行時”欄目,鼓勵動真格、敢碰硬的“闖”字精神;激發抓問題、善思考的“創”字勁頭;發揚務實效、善作為的“幹”字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基層開展各項工作的強大思想指引和強大實踐推力。

  日前,山東省政府發佈《關於2023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由濟寧市企業、院校等牽頭、參與的18個科技項目入圍,獲獎數量、等級均創歷史最高。其中,兗礦能源集團“深部厚煤層智慧開採關鍵技術與高端裝備研發應用”項目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也是濟寧歷史上首次獲得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諸多榮譽加身、科技創新屢獲突破,濟寧究竟做對了哪些事?或許可以先從特等獎得主身上找到些許答案。

  在陜西省榆林市,兗礦能源金雞灘煤礦由於採用了先進的8.2米超大採高綜採技術,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完成了深部厚煤層數智開採實踐,開採效率提升83%,資源回收率提高20%以上。“隨著煤炭開採深度的逐漸延伸,深部資源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煤炭資源。可受到開採技術限制,很多8-10米的厚煤層長期以來只能採用分層或掏心開採,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不利於國家能源保供,新技術的問世,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談到這一新技術對煤炭生産的變革性改變,煤炭開採技術與裝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直言,要跨越式提升生産力,科技創新仍是必由之路。如今,這項技術已支持兗礦能源建成12處智慧化煤礦、112個智慧採煤工作面。

  關鍵技術的突破,離不開高能級平臺的建設,以及地方科創體系的強勁支撐。按照企業是創新主體的定位認知,濟寧市科技局一直致力於圍繞高能級平臺建設開展科技體制改革:一方面堅持以區域主導産業發展為方向,鼓勵企業與科研實力強、技術成果密集、人才資源豐富的高校院所,合作建立技術研發平臺、産業服務平臺、人才引進平臺等創新平臺;另一方面,啟動實施創新平臺全覆蓋行動,圍繞夯實企業創新陣地、提升産業創新能力,佈局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支撐和引領全市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創新平臺。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兗礦能源全國重點實驗室、太陽紙業生物基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國家和省級創新平臺應運而生。

  “我們這次獲得一等獎的‘基於造紙平臺的農林纖維資源綠色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開展了基於造紙過程的纖維原料各組分清潔分離利用、微納米纖維素製備技術、木質素高值化利用、半纖維素提取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體系。”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張偉表示,建好高能級創新平臺,有助於匯聚解決關鍵性産業難題的人才和項目,在研發團隊的聯合攻關下,新技術的使用不僅延長了公司産業鏈,更有力地提升了企業的綠色生産水準。

  平臺落地了、攻關啟動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保持其活性、激發創新平臺投身科研成果轉化的原動力。對此,濟寧市科技局在推行“單位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市級創新平臺績效評價,先後印發《濟寧市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濟寧市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示範基地備案管理辦法》等,規範了平臺的建設、運營和考評。以市級重點實驗室的考評為例,評估結果優秀的實驗室可獲得後補助資金支持,優先推薦申報省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為不合格的實驗室則要限期進行整改……日漸完善的創新平臺建設、運營標準和考評、進出機制,都在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

  “我們正嘗試以高能級平臺體系建設為改革切口,持續優化科研項目申報、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知識産權等科技服務能力,推動企業依託平臺匯人才、聚資源、強技術,進而凝聚起與時代發展相契合的新質生産力。”濟寧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昌表示,下一步,濟寧科技局將以更全方位的改革推動創新平臺加速技術攻關、引進項目、孵化企業、培育産業,推動創新鏈“好技術”加快成為産業鏈“新應用”。

  今年以來,濟寧市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超60家,創新平臺集聚一流人才、突破技術難題、引領産業創新的作用愈發凸顯。(大眾日報記者 孟一 通訊員 張夢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