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提高10.7個百分點 高新技術企業達6917家 黃河岸邊,濟南5年之變
2019年9月18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濟南被賦予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5年來,濟南發生了哪些變化?11月8日,記者從濟南市“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五週年”主題新聞發佈會獲悉,5年來,濟南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推動高品質發展,全力保障黃河安瀾,努力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濟南樂章”。
黃河綠色生態走廊展新顏
走在槐蔭區沿黃九美銀杏林,金燦燦的銀杏葉在風中輕輕搖曳,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千畝銀杏在防洪固堤、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同時,也成為展示黃河風貌的重要名片。近年來,濟南市累計投資2.3億元建設沿黃生態廊道,完成綠化提升防洪工程1萬餘畝,183公里的黃河綠色生態走廊展露新顏。
這是5年以來,濟南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的一個縮影。
濟南始終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森林覆蓋率、水土保持率穩步提升,分別達到23.7%和83.2%,全面完成217個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溯源,全市10個國控斷面全部達標、水質指數位列全省第一,趵突泉等重點泉群保持21年連續噴涌。2023年,PM2.5濃度在全省7個通道城市最優,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62.6%、較2019年提高10.7個百分點。
濟南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4.6%。2023年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較2020年下降17.6和10.1個百分點,連續22年保持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
動能轉換動力充沛
2019—2023年,濟南市地區生産總值跨越三個“千億台階”,從9443.37億元上升到12757.4億元,穩居全國城市前20強。5年來,濟南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城市發展能級大幅躍升,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不斷增強。濟南綜合科技創新指數連續五年居全省首位,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全面起勢。累計佈局14家全國重點實驗室、3家省實驗室、13家“中科系”院所項目,人才總量突破284萬。2023年,濟南市全社會研發綜合投入佔比達到2.89%,比2019年提高0.2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917家,是2019年的3.1倍;技術合同成交額916.15億元,是2019年的3.3倍。
現代化産業體系加速構建。製造業佔全部工業比重達90%以上,先進製造業佔製造業比重超過60%。躋身數字生態總指數全國十強,工業互聯網發展水準居全國第8位、山東省首位。2023年全市生産新能源汽車37.8萬輛、居全國前10位,累計培育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等300余家。
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破題起勢。2023年,起步區地區生産總值、固定資産投資、規上工業總産值,較2020年分別增長101%、201%、227%。
打造對外開放門戶
小清河復航工程順利通航;跨黃通道年底前將開通21條;“米”字形高鐵網、“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公路網加快成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帶動著濟南市對外開放的步伐。
5年來,濟南市聚焦建設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堅持深層次改革和高水準開放互促共進,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省會高品質發展動能更加澎湃。
濟南市改革熱度指數保持全國前列,濟南都市圈聯繫合作更加緊密,前瞻性佈局建設黃河流域技術轉移中心,牽頭成立黃河流域信用聯盟等20余個聯盟。獲批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中歐班列年開行量由2019年的158列增長至2023年的1006列,連續四年居全省首位。2023年,全市進出口總額2161億元,是2019年的近2倍。
5年來,濟南市紮實推進共同富裕,2023年民生支出佔比達到80.1%,比2019年提高2.1個百分點。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5.3%、較2019年提高4.1個百分點。群眾收入水準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67:1縮小到2.44:1,城鄉發展更加協調。(大眾日報記者 楊學瑩 段婷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