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山東社會融資規模達23.8萬億元
2025-01-26 11:20:57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郭富瑩責編: 李煒

  原標題:去年末山東社會融資規模達23.8萬億元 全省金融運行保持良好態勢,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1月24日,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24年末,山東省社會融資規模、本外幣貸款、本外幣存款餘額分別為23.8萬億元、15.1萬億元和17.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2%、9.0%和8.7%。全年社會融資規模、本外幣貸款、本外幣存款分別增加22920.8億元、12467.5億元、13899.6億元。去年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持續強化對高品質發展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促進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結構明顯優化、成本持續下降,為山東省實體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將政策利率調降傳導至貸款端,開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進一步降低貸款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調查統計處副處長魏金明説,2024年12月,山東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76%,同比下降0.35個百分點。其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3.98%,同比下降0.41個百分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3.06%,同比下降0.95個百分點。

  貸款覆蓋面穩步擴大。山東深入開展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行動,持續開展金融顧問活動,全年走訪企業2萬餘家,挖掘潛在信貸需求,促進銀企精準對接。2024年末,山東省共有296.5萬戶市場主體得到貸款支持,比年初增加52.1萬戶。其中,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主體289.5萬戶,比年初增加51.4萬戶。

  “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山東省落地各類結構性政策工具4652億元,規模居全國前列。”魏金明説。2024年末,山東省綠色、科創、普惠、涉農領域的貸款餘額分別為2.2萬億元、1.2萬億元、2.2萬億元和3.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1%、13.4%、19.2%和12.5%,均明顯高於各項貸款增速。

  數字人民幣在零售消費、政務民生、教育醫療、交通出行等主要支付領域實現全覆蓋。據了解,青島市和濟南市分別被批准成為全國第二批和第四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截至2024年底,青島市共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920萬個,累計交易151億元,支持數字人民幣結算商戶門店63萬個;濟南市共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413萬個,累計交易334億元,支持數字人民幣結算商戶門店62萬個,在同批次試點城市中居前列。

  2024年,山東支持省內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融資工具6228億元,存續餘額突破萬億元。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規模同比增長62%。

  據介紹,山東省科創類債務融資工具發行規模翻倍,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科創類債務融資工具785億元,其中,落地全國首批“兩新”債務融資工具20億元。綠色金融方面,持續豐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産品體系,2024年山東省企業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103億元,同比增長22%。

  加大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推廣力度,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據介紹,2024年底濟南市已成功落地山東省首單保障性住房收購貸款1.1億元。同時,降低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完成存量房貸利率批量調整,重定價後房貸利率平均下降約0.8個百分點,每年可為借款人節省約176億元利息支出。

  依託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擴內需支持力度。2024年末,山東省除房貸以外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8333.9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汽車貸款餘額同比增長49.5%;消費品製造業和生活性服務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1.7%,均明顯高於全部貸款增速。

  去年山東大力推進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範圍,用好跨國企業跨境資金池,拓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開展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登記和由銀行辦理外債登記兩項新試點。2024年,山東省涉外收入2818億美元、支出251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和2.8%;實現順差305.9億美元,同比下降11.2%。企業外匯套保比例達27.1%,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跨境人民幣在本外幣收支中佔37.8%,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大眾日報記者 胡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