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影視+文旅”新地標,樂陵春節假期旅遊綜合收入超9000萬元 開年即紅,小城何以接住大流量
近日,德州樂陵影視城,限時開放電影《唐探1900》拍攝取景地“唐人街主題園區”,吸引數萬遊客前來打卡。(記者盧鵬 通訊員賈鵬 報道)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限時開放的樂陵影視城迎客超15萬人次,帶動周邊景區景點、商圈接待遊客近7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9000萬元……這個春節假期,樂陵影視城火了。
近年來,樂陵以建設“影視名城”為目標,構建“影視+文旅”IP。2024年,來樂陵旅遊人數同比增長42.32%,旅遊收入同比增長51%。
樂陵是如何在推動“影視+文旅”進程中出圈的?又是如何變“流量”為“留量”的?
電影片場化身沉浸式潮玩街區
大年初一,作為賀歲檔電影《唐探1900》實景拍攝地的樂陵影視城與電影同步亮相,僅大年初一當天迎客突破兩萬人次。來到影視城的遊客驚奇發現,樂陵版“舊金山”不僅好逛,而且好玩,內容豐富。
去年年底,《唐探1900》殺青後,樂陵影視城就考慮對片場進行從“0”到“1”的景區化改造,並在春節期間進行限時開放。這個過程中,最大的考驗是時間。
“想要將電影片場打造成為可以承載幾十萬遊客的景區,內部的水電暖網、衛生設施等都需要重新鋪設和建造,原有的構築物也需要進行修復並做出一些電影名場面的場景。”樂陵影視城行銷總監李旭介紹,“項目從去年12月開工,可以説一直施工到了開園前一天。”
場地緊鑼密鼓施工的同時,樂陵影視城團隊還要進行內容設計與編排工作。“不論是活動內容,還是演藝與運營團隊都是‘從無到有’。疊加春節假期用工的特殊性,演員從招募到排練時間比較緊張。”李旭説,“另外,搭建景區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我們整個團隊從去年12月到春節期間,基本上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8個小時左右。”
最終,春節假期樂陵影視城迎客超15萬人次,小城樂陵火爆出圈,尤其是大量的NPC互動和沉浸式“劇遊”玩法極具新意,好評如潮。
李旭表示,《唐探》園區預計今年5月左右正式開園,園區將再次升級、推出全新玩法。此外,凡春節期間入園遊客,屆時均可憑藉有效購票記錄與支付憑證,免費預約入園遊玩。
全員出動,小城接住了大流量
樂陵影視城的火爆讓樂陵熱鬧非凡。樂陵市文化和旅遊局工作人員介紹,春節期間全市接待遊客超7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9000萬元,相關産業帶動明顯,“往年同期樂陵的酒店入住率在30%左右,今年幾乎全部爆滿。”
迎接“70萬”數量級的遊客,對樂陵來説尚屬首次。這無疑是對樂陵的一次“大考”。
樂陵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劉忠告訴記者,在去年11月底基本確定舉辦本次活動之後,樂陵市文化和旅遊局就開始對全市餐飲零售住宿等經營場所進行摸底、對接,保障春節期間遊客的“吃住行遊購娛”。此外,提前招募志願者、設置旅遊標誌、增配接駁車,以應對集中的大客流情況。
春節期間,樂陵市成立了6個工作組,初一到初七每天早晚進行兩次調度,全市所有單位幾十個部門、16個街道鄉鎮全員輪崗備勤,還有大批志願者來到現場。“每天從早上四五點鐘開始,到晚上送別最後一名客人才結束工作。”劉忠表示。
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樂陵市出動安保警力1400余人次,提供停車位4000余個,投入環衛作業人員700人次,景區接駁車每天達到近700班次。
2月2日,大年初五,樂陵市文化和旅遊局發佈倡議書,呼籲全市人民“綠色出行,讓路于客”“文明停車,讓位於客”“錯峰遊覽,讓景于客”,得到無數樂陵市民的積極響應。
“今年春節在樂陵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年味兒,對未來樂陵影視城的正式開園充滿期待。”來自德州市德城區的遊客張先生表示。七天的“大考”,遊客看到了樂陵的旅遊實力、服務能力、城市溫度,樂陵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打造全域“影視+文旅”標杆城市
結束了春節假期的忙碌,李旭已經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樂陵影視城正式開園的準備工作。屆時,《唐探》和《國色芳華》兩大園區都將開放,也將引入新的業態和玩法。與此同時,樂陵影視城也將繼續探索電影片場與旅遊園區的進一步融合,為遊客打造新的體驗。
對於樂陵文旅而言,自2022年樂陵確定了“文旅興市”發展戰略以來,以樂陵影視城項目為主要載體的“影視+文旅”破題起勢,結出了碩果。
數據顯示,近兩年來,樂陵新註冊登記影視相關企業178家,累計招募群演近3萬人;引進全季、漫心等賓館酒店民宿23家,帶動全市新增首店品牌30余家。
為推動電影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1月23日,2025年“跟著電影去旅遊”活動在樂陵影視城舉行全國及山東省啟動儀式。作為活動首站的樂陵,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文旅“新星”。
劉忠告訴記者,目前,樂陵正在梳理全市景區、文保單位、街區廠房等,將更多本地場景納入影視拍攝地。同時,在城市更新、景區打造等方面都將沿著“影視+文旅”的思路開展,延伸産業鏈條。
“此外,未來樂陵還要不斷挖掘當地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將樂陵打造成為全域‘影視+文旅’標杆城市。”劉忠説。(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記者 張宇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