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三核引領 煙臺擔當”主題系列第十二場新聞發佈會
夾河·幸福新城指揮部副指揮長、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馬超
3月26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三核引領 煙臺擔當”主題系列第十二場新聞發佈會。會上,夾河·幸福新城指揮部副指揮長、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馬超介紹了夾河·幸福新城交通發展規劃情況。夾河·幸福新城指揮部規劃建設管理部部長闕濤、夾河·幸福新城指揮部規劃建設管理部副部長李天惠出席發佈會並答記者問。
馬超介紹,規劃建設夾河·幸福新城是推動煙臺城市量級跨越提升、引領城市形象蝶變的戰略佈局,煙臺市委、市政府將夾河·幸福新城定位為煙臺未來的城市新中心,作為煙臺市中心城區“一核突破”戰略的核心承載區,致力於打造“環渤海中心城市建設先行區、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示範區、現代化城市建設樣板區”,高品質建設一座“生息之城、科創之城、未來之城”。2024年8月,“市區一體”夾河·幸福新城指揮部成立,確定了“以産定城,産城融合”的發展思路,制定了《夾河·幸福新城總體規劃》,夾河·幸福新城新階段建設正式拉開序幕。
在交通專項規劃上,夾河·幸福新城規劃構建“快主次支”路網體系,佈局“兩橫一縱”快速路網、“十一橫八縱”主幹路網、28條次幹路網,加密支路網絡,道路網絡規模將從現狀的170公里增加到380公里,交通便利度和可達性將得到極大躍升。未來,新城依託高速路、高鐵、機場等方式,將實現1小時通達膠東五市,2小時抵達省會濟南,3小時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以及成渝四大城市集群。
外部道路:“兩橫一縱”,打造四通八達的超級走廊
“兩橫一縱”快速路網,“兩橫”是指沈海高速(黃渤海新區段)—紅旗快速路和王懿榮大街—港城西大街,南北各“一橫”。北部“一橫”向東與塔山北路快速路相連,直通觀海路,向西直達蓬萊機場、煙臺港西港區;南部“一橫”讓新城與福山區、芝罘區、萊山區等周邊城區通連,促進新城南部交通循環。“一縱”是指沈海高速(芝罘區段)—德潤快速路。“兩橫一縱”快速路網作為新城道路的“主動脈”,建成後將成為煙台南北的經濟通道和連接城市東西的超級走廊。
“兩橫一縱”快速路網中的一橫一縱都和沈海高速密不可分,下一步,新城將推進沈海高速“一起一落”工程。“一起”是指通過高架連接沈海高速(黃渤海新區段)和紅旗快速路。“一落”是指通過立體連廊、空間釋放等方式,將沈海高速(芝罘區段)改造為快速路地面輔路,破解新城因高速路堤“臨海不見海”的困境。
目前“一縱”德潤快速路北口至魁玉路段已建成通車,預計年內將完成魁玉路至港城西大街段,計劃2026年南延至G18榮烏高速,為新城接入全國高速公路網開闢沈海高速之外的第二通道。“一橫”王懿榮大街—港城西大街為現有道路。“一橫”沈海高速(黃渤海新區段)—紅旗快速路正在建設當中,紅旗快速路計劃2026年建成通車。
內部道路:“十一橫八縱”,打造30分鐘以內通勤圈
夾河·幸福新城內部路網規劃主幹路(含快速路、輔路)約90公里,次幹路約80公里,支路約180公里,可實現新城內平均通勤時間小于30分鐘,將充分滿足居民各類出行需求。
“十一橫八縱”主幹路網以現有幸福南路、珠璣南路、冰輪路等道路為基礎,通過優化提升將各路段連線成網,構建新城內部基本交通框架。年內計劃啟動珠璣路、珠璣西路、珠璣南路的局部新建工程,預計2026年可投入使用,珠璣路的上跨鐵路工程因涉及鐵路系統預計將於2027年投入使用,遠期規劃建設幸福西路、幸福河路、楚泰路、華海路等道路。
次幹路方面,已經開工建設珠璣東路、福盈路、外環路、博學路、珠璣北路、雲熙路(原珠璣北路北側規劃路)、福瑞西街(電廠東路)等7條道路。瀾清路(雙碳科普館西側路)、雲萃路(雙碳科普館東側支路)等2條道路計劃今年開工,預計2026年投入使用。
無人駕駛車道、航空高效聯運……其他交通配套規劃亮點十足
軌道交通方面,新城範圍內規劃1條市域鐵路線、4條軌道線、17處軌道交通站點。目前,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工程正在推進,其中在新城內規劃建設珠璣站項目,項目改造完成後可實現各類出行方式與市域軌道交通的無縫換乘。
公交系統方面,規劃公交專用道總長約60km,實現高峰時段公交專用道平均運行速度大於20km/h,規劃公交場站10余處,實現公交站點500m半徑覆蓋率達到100%。
通用航空方面,新城正在籌劃建設通用機場,預計未來可開通煙臺直飛大連、長島等短途航線,搭配半小時直達蓬萊機場的軌道交通,將形成“短途飛行+遠程航空”的聯運模式,高效聯動環渤海城市群。
智慧交通方面,新城以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交通示範新片區為目標,規劃新建道路採用智慧交通設施,預留無人駕駛車道、路面感應等佈局空間,新城居民出行將更安全、更順暢、更綠色。
新城崛起,未來已來。夾河·幸福新城將成為煙臺交通最便利、出行最快捷、聯通最順暢的區域,必將為新城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大交通賦能新城大發展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向海內外廣大客商和人才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大家走進新城、選擇新城、投資新城、興業新城,共創美好未來!”馬超説道。(大眾網記者 屈晨晨 梁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