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融“活水”潤春耕
2025-04-02 19:43:32來源: 新華社編輯: 郭富瑩責編: 李煒

  春到齊魯,萬象“耕”新。走進山東省武城縣廣運街道王前坡村的麥田,綠油油的麥苗在微風中搖曳,生機盎然。村黨支部書記王玉國指著這片麥田説:“去年我們採用晚播技術,成功避開了暖冬的影響,現在小麥返青長勢很好,麥苗健壯,只要抓好春季田間管理,豐收基本穩了。”

  然而,一個多月前王玉國卻滿臉愁容。眼看小麥要到返青期,施肥、打藥迫在眉睫,村裏合作社的資金卻不足。“我們村2022年成立了由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入社土地450多畝。這些土地光化肥、農藥等農資就需要20多萬元,還要支付土地流轉費用20多萬元,加上去年玉米價格較低,我們一直沒有賣,資金一時間湊不起來,著急得上火。”王玉國説。

  當地推廣的“魯擔惠農貸—強村貸”金融産品,幫王玉國渡過了難關。在一次對接活動中,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武城縣辦事處和工商銀行武城支行得知王前坡村這一情況後,及時聯繫對接,50萬元資金不久後便打入合作社賬戶。

  農時不等人,春耕備耕忙。當前,山東6000多萬畝冬小麥進入春季管理關鍵期,廣大農民搶抓農時,適時進行田間管理。記者在山東德州、濟寧、淄博等多地採訪時看到,農田裏不僅有農民在忙碌,還有一支支金融服務隊,把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滿足農戶“搶農時”的迫切資金需求。

  山東省農信聯社針對春耕資金需求短、頻、急的特點,不僅開通“綠色通道”、延長信貸服務時間,還推出“糧食規模種植貸”“農戶生産經營貸”“農業産業鏈貸”等特色産品,提升服務便捷度。在農業大市濟寧,郵儲銀行濟寧市分行成立39支春耕服務小分隊,進村入戶開展金融服務,確保春耕貸款“快受理、快審查、快發放”。

  種植900多畝小麥的濟寧市汶上縣苑莊鎮苑莊村種糧大戶孫成剛,通過信貸服務“綠色通道”,獲得了郵儲銀行131萬元貸款。孫成剛説:“在客戶經理指導下,我在手機上操作,從申請到貸款到賬僅用1天時間,方便快捷。有了資金支持,今年的收成更有底氣了。”

  “春耕等不起,資金慢不得。”郵儲銀行濟寧市分行行長劉貝貝説,目前郵儲銀行濟寧市分行已累計發放春耕備耕相關貸款超5億元,惠及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100多戶。

  海上“春耕”也全面展開。在日照市東港區宏泉育苗養殖廠的養殖棚內,養殖廠負責人鄒巧會手持手電筒照向魚池,新育的石斑魚苗正穿梭游動。“這是近期新增的紅瓜子斑魚苗,今年的育苗以這個品種為主。”

  經過多年經營,鄒巧會的水産養殖大棚發展到6000余平方米。當她打算對老舊養殖大棚進行改造升級,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增添新品種時,遇到資金短缺難題。山東農擔公司日照市管理中心和當地銀行機構了解到情況後,今年1月底為其辦理了300萬元“耕海貸”擔保貸款。鄒巧會説:“這筆貸款還有財政貼息,經過貼息後利率僅為2.1%,有效降低了貸款成本。”

  山東農擔公司相關負責人説,“耕海貸”是山東農擔為支持海洋經濟發展、助力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推出的專項擔保貸款産品,目前已累計為全省1.33萬戶從事水産養殖、捕撈等漁業生産的經營主體提供擔保貸款102億元。(新華社記者 賈雲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