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handong】東營河口區:從“小藍莓”到“全産業鏈”帶動鄉村共富
2025-05-08 13:47:25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宋雯琪責編: 李煒

  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記者 郭富瑩):5月8日,由東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國際在線山東頻道共同舉辦的“Hi,Shandong—機遇中國 慢遊東營”海外媒體東營行活動走進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外媒記者們實地探訪數智藍莓“産業+研學”共富鄉村項目,探尋從“小藍莓”到“全産業鏈”帶動鄉村共富背後的故事。

義和鎮藍莓大棚內景 攝影 郭富瑩

  近年來,河口區義和鎮深化黨建引領農村“三變”改革,整合下派幫扶、社會投資等3.7億元,打造高效智慧藍莓全産業鏈,推動組織聯強、資源聯合、産業聯興。

外媒記者們實地探訪數智藍莓“産業+研學”共富鄉村項目 攝影 郭富瑩

  2024年,義和鎮與佳沃集團達成合作,成立東營和莓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對31棟高溫大棚進行了改造提升,通過“互聯網+”智慧系統,採用基質栽培、水體凈化、智慧控制、水肥一體等技術,栽植藍莓4萬餘株,並全面克服當地鹽鹼地土壤、水源條件的束縛。

一串串圓潤飽滿的藍莓挂滿枝頭 攝影 郭富瑩

  走進義和鎮的藍莓大棚,一串串圓潤飽滿的藍莓挂滿枝頭,當下正是藍莓的採摘期。“目前主要種植了F6、L25、L11等新品種藍莓4.3萬株,産量達每天1000斤,時産時銷,全部都能銷售完畢。”東營和莓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説。

  為了有效破解藍莓鮮果銷售週期短的難題,義和鎮還將計劃建設冷庫一座,利用凍幹技術延長産品保質期,並實施果酒、果脯等農副産品開發及深加工,提升産品附加值,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的全鏈條閉環。

外媒記者們走進藍莓大棚採摘品嘗藍莓 攝影 郭富瑩

  義和鎮的藍莓種植與銷售也同步帶動了周圍村莊群眾的就業增收。義和鎮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集體經濟組織”模式,帶動群眾參與藍莓産業發展,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從事藍莓種植、管理及採摘工作,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目前,藍莓産業增加就業崗位超過80個,人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

  作為數智藍莓“産業+研學”共富鄉村項目中的重要一環,鹽鹼地農耕文化三産融合研學館也已在義和鎮現代農業設施産業園區落地建成。這座由玻璃溫室大棚改建的研學館,是集研學旅行、社會實踐與多領域研學産品開發的一站式研學成長實踐平臺,不僅提供了果蔬採摘、農耕體驗等傳統農業活動,還融入了科普教育和智慧化技術,成為當地青少年兒童研學旅行的理想場所。

外媒記者們在藍莓大棚合影 攝影 郭富瑩

  義和鎮黨委委員、副鎮長茍炳祥在接受採訪表示,未來,義和鎮將依託藍莓産業發展和銷售網絡的逐步完善,打造“義和莊”特色農産品品牌,引入知名電商團隊,充分發揮輻射效應,助力梁家蘋果、七頃葡萄、五一黃金桃、薄家冬棗等現有低效果園實現改造升級,推動種植結構優化調整,實現種植技術、産品品質和産品附加值大幅提升,推動林果業煥發新活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