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夏糧單産水準和總産增量均居全國第一 ◆單産達452.8公斤/畝,是全國平均水準的1.2倍◆總産達547.4億斤,同比增加4.1億斤
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10日公佈的2025年夏糧生産數據,山東夏糧播種面積6044.4萬畝,居全國第二,佔全國15.2%,同比增加8.1萬畝;單産達452.8公斤/畝,居全國第一,是全國平均水準的1.2倍,同比增加2.7公斤;總産達547.4億斤,居全國第二,佔全國18.3%,同比增加4.1億斤,增量全國第一。
“今年山東夏糧單産水準、總産增量躍居全國第一,連續三年實現面積、單産、總産‘三增’,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作出了‘山東貢獻’、凸顯了‘山東擔當’。”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敬東説,今年夏糧生産取得歷史性突破,關鍵在於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集成發力,主攻大面積單産提升。
良田方面,山東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759萬畝,耕地品質等級穩定在4.43等,比全國平均水準高0.3等。
良種方面,全國推廣面積前10位的小麥品種,山東佔4個。爭取國家小麥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新增良種推廣面積200萬畝以上。
良機方面,利用“北斗導航+”、小麥高性能複式精量播種機、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等裝備,強化農機農藝融合。2024年新增複式精量條播機2345台,同比增加453%,今年夏收上陣的縱軸流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佔比達2/3,平均機收損失率降低至0.7%左右。
良法方面,寬幅精播、複式精量條播等高産栽培模式佔比達73.1%,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增加31%,“一噴三防”技術全覆蓋實施。
良制方面,點上6個山東省級單産提升引領區、210個市級萬畝引領片、984個縣級千畝引領方示範帶動,面上平原、丘陵、山地、鹽鹼地全面提升。
在提單産的過程中,山東按照不同作物,膠東、魯中、魯西北、魯西南、濱海鹽鹼等不同地區,6個山東省級引領區以及中低産區生産實際,量身定制單産提升的集成增産方案。同時,持續實施“萬人下鄉·穩糧保供”農技服務大行動,1.8萬名各級農技人員常態化開展巡迴指導、舉辦田間課堂,落實大培訓、大調研、大幫包、大拉練、大競賽“五步走”超常規增糧舉措,提升關鍵增産技術到位率和覆蓋面。
多部門協同配合,農業農村部門會同水利、黃河河務、氣象、交通等部門,建立農業防災減災應急聯動機制,對糧食生産實施全週期精準監測預警。針對春旱影響,累計春灌引水39.3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6%,加力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和遙感監測技術推廣應用,開展增雨防雹作業576輪次、增加降水約2.27億噸,有效保障小麥關鍵生長時期用水需求。成立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526家、糧食烘乾中心1850個,組建“三夏”應急作業服務隊1018支,確保小麥顆粒歸倉。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78.2億元、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及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6.6億元、規模種植主體單産提升獎補資金3.71億元,全面實施小麥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參保率超過90%,進一步調動種糧主體積極性。(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