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直接收入4.4億元!濟南"泉果飄香"打造農文旅融合新引擎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5日訊 9月5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泉果飄香”農文旅融合發展現場新聞發佈會,介紹濟南市以“泉果飄香”首屆濟南特色林果嘉年華活動為契機,推動全市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有關情況,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今年,濟南市立足全市林業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聚焦林果産業提質增效,創新打造“泉果飄香”區域公用品牌,策劃舉辦首屆“泉果飄香”濟南特色林果嘉年華系列活動,積極探索“小果子”撬動“大産業” “小果園”連結“大市場”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公用品牌引領,打造農文旅融合新引擎。濟南市經濟林栽培歷史悠久、種類豐富,截至2024年底,濟南市經濟林面積114.3萬畝,年産量73.6萬噸。為推動濟南林果産業邁入品牌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的新階段,在廣泛調研、深入聽取林農果農意見基礎上,濟南創建發佈“泉果飄香”區域公用品牌,將區域內林果經營主體凝聚在一起,不斷增強産業競爭力,在提升林果産品附加值、促進林農果農增收的同時,壯大鄉村特色産業。為此,濟南對11個區縣的130個優質採摘園區進行整合,打造了櫻桃、甜杏、桃、葡萄、蘋果等十大特色果品採摘季,為市民遊客推出“月月有鮮果、全城可採摘”的美好體驗。截至目前,鮮果採摘直接收入達4.4億元。
多元業態疊加,構建農文旅産業新模式。濟南注重將林果産業高品質發展放在文旅振興、提振消費的大背景下謀劃推進,整合吃、住、行、遊、購、娛、研、學等多元業態,創新推出林間露營、自然研學、農事體驗、鮮果品鑒等十大“採摘+”特色項目,推動林果産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濟南通過舉辦長清區五峰街道大櫻桃採摘節、章丘區龍山街道樹莓採摘節、萊蕪區寨裏鎮硃砂桃採摘節等鮮果採摘季,組織“採摘+”系列活動90余場次,吸引70萬人次市民遊客到田間去林邊,帶動採摘園區周邊綜合收入8.1億元。
智慧服務賦能,推出農文旅體驗新場景。濟南緊抓“數字濟南”建設契機,打造智慧林果服務系統,推動物聯網和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成果加快融入林業現代化。從3月初編制的林果春季賞花踏青攻略,到5月份推出的特色林果採摘地圖,濟南將分散的林果信息整合成清晰的“花果飄香美景圖”,極大方便了市民遊客週末遊、鄉村遊。目前,智慧林果服務系統已全面接入“愛山東·泉城辦”,市民遊客可實現全市130個採摘園區信息實時查詢、導航一鍵直達。(步驟:訪問者登錄“愛山東・泉城辦”,在“暢遊濟南”板塊選擇“泉果飄香”通道,進入後在“採摘”模組可精準查詢各採摘園區信息,實現導航一鍵直達。)
品質安全護航,築牢農文旅消費新防線。濟南始終把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作為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健全完善市、區、鎮、網格四級聯動監管體系,聘用120名協管員,協助開展果園安全生産監督和日常普法宣傳,實現林果生産源頭可追溯、過程可監控、産品可檢測。今年以來,濟南市已完成食用林産品監督抽檢、風險監測和快速檢測3487批次,合格率持續穩定在98%以上,確保每一份“泉果飄香”産品都安全、放心、可信賴。
全域協同推進,繪就農文旅發展新圖景。在推動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的過程中,濟南市各級林業、農業、文旅等部門密切協作,構建了“部門聯動、區縣協同、企業參與、群眾受益”的良好格局。目前,濟南市已基本形成大櫻桃、桃、蘋果、核桃、板栗、花椒六大特色産區,累計成立林果類合作社276個,培育企業及家庭農場457家,榮獲林果類地理標誌産品13個、註冊商標129個,有機、綠色食品認證148個,入選“好品山東”4個,濟南特色林果産業影響力、産品認可度顯著提升。(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馮宜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