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建立起覆蓋全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為發展樹立“綠色尺規” 項目如何選址?“一張圖”搞定
9月23日,“聊熱入濟”南線工程施工現場,盾構機正加緊向黃河北岸掘進,衝刺年底完工目標,項目達産後將解決濟南市約1億平方米的供熱需求。這項重大民生工程,自啟動便面臨一道生態“考題”:項目必須要穿越黃河及沿岸生態敏感區,在保障工程進度的同時,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對環境的擾動?
“項目最初擬定了兩個穿黃方案:方案一位於濟南長清黃河大橋上游2.3km處,方案二在其下游13.3km處。兩個方案盾構長度均為4.5km,一時之間難以抉擇。”濟南能源集團所屬熱力集團和清公司副總經理胡思敬説。
為了進一步分析比對,項目建設團隊借助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臺展開數字化研判,發現方案二的線路更長,還需額外增設1處泵站,永久佔地面積也會增加。最終敲定的方案一,不僅減少了投資,更將生態敏感區穿越距離從202.5米縮至193.71米,有效減少了環境影響。
這一“精準”施工的落地,離不開山東對區域生態環境的“精準”管控。2018年底,山東全面啟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基於“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把國土空間劃分為若干個環境管控單元,並且針對每個單元的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管控要求,實現分區域精細化管理。
山東省建設項目環境評審服務中心主任邵磊介紹,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核心是針對不同區域特點進行“一單元一策略”管理,既為發展“明底線”“畫邊框”,又從源頭上為優化生産力佈局提供“綠色尺規”。
在線打開山東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臺,一張由紅綠黃三色填充起來的山東地圖呈現在眼前,這是山東搭建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一張圖”:綠色區域代表在陸域和海域劃定的614個優先保護單元,紅色區域是1187個重點管控單元,黃色部分則是949個一般管控單元,共計2750個管控單元。目前,山東已初步構建起覆蓋全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用這張圖能做什麼?一個關鍵用途是項目選址。建設項目選在什麼位置合適?是否會破壞生態環境?這張圖能提供詳細的決策參考。
“以前選址得拿著圖紙跑多個部門查數據,現在哪些區域能用、哪些得讓一目了然。”山東省建設項目環境評審服務中心技術人員王文然説,項目選址時,只要輸入擬建項目的位置和行業類別,系統就能自動研判項目是否與生態紅線存在空間衝突、所在區域是否有環境容量,告訴用戶相關環保要求和準入條件。
産業園區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也是生態管控的“關鍵區”。濟寧新材料産業園區規劃環評審查嚴格依據分區管控要求,將規劃範圍內的永久基本農田、水源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域劃為240.6公頃的禁止建設區;將城鎮開發邊界外、生態管控單元中一般生態空間劃為1625.1公頃的限制建設區,要求進駐項目必須滿足更高環保標準。
“以前是項目找空間,現在是空間定項目。”濟寧新材料産業園區有關負責人説,準入條件的優化讓園區拒絕了9個不符合生態要求的高耗能項目,引進了2個綠色低碳新材料項目。今年上半年,園區産值同比增長2.06%,污染排放卻同比下降1.2%,實現“增産不增污”。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成果,正惠及更多企業項目。山東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臺自2021年上線運行以來,已累計訪問3.2萬餘次,公眾端訪問量突破1萬次。今年1—7月,山東省級層面已為9個總投資3404億元的省重點項目提供智慧研判服務,通過大數據分析與空間比對技術,精準避讓生態敏感區、脆弱區35處,優化線路穿跨越方式8次,累計減少生態保護紅線穿越長度38.58公里;為12個産業園區完成規劃校核,科學劃定嚴禁開發區域34.05平方公里、限制開發區域24.32平方公里,修訂準入清單36項,促進産業佈局與生態容量“精準匹配” 。(大眾日報記者 張文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