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花哪了?來看假期山東居民消費單
2025-10-09 11:23:20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李煒責編: 李煒

  原標題:錢花哪了?來看假期居民消費單 山東5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較去年“國慶”增6.3% 餐飲營收增長11.1%

錢花哪了?來看假期山東居民消費單_fororder_02_02_1250

國慶中秋假期,煙臺市萊山區黃海路街道煙臺海昌漁人碼頭風景區粉黛花海,市民遊客絡繹不絕。(通訊員 曲寓直 報道)

  10月8日,國慶中秋雙節疊加的8天“超級黃金周”收官。山東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山東省5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較去年國慶假期增長6.3%,其中商品銷售額增長6.2%;餐飲經營收入增長11.1%。

  “斷舍離”消費熱度不減

  假期前夕,今年第四批69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下達各地,推動“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持續加力。從北上廣深到縣城鄉鎮,這個假期,“綠色家電”(節能家電)消費成為“以舊換新”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商務部監測的主要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假期前四天節能家電(一級能耗)增長19%;智慧冰箱增長20.7%,智慧家居産品增長16.8%。蘇寧易購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上海蘇寧易購門店客流同比增長110%,家電國補訂單佔比超過50%,帶動萬元以上高端家電銷量同比增長79%。

  在山東,消費品“以舊換新”和推動“綠色家電”消費同樣是假期消費主流。德州市發放各類消費補貼300萬元,舉辦“享政策紅利·倡綠色出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進商場、進企業、進社區”活動;濟寧市舉辦“十一”惠民車展、綠色節能家電以舊換新等活動,發放70萬元汽車消費券,20萬元家居建材消費券等。

  當前,消費者對消費品的追求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階段。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蘊藏著巨大的“斷舍離”消費需求。山東在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過程中,應注意消費者對於“綠色家電”消費更加偏好等新趨勢,引導生産企業以需求改造供給。

  夜經濟激活假期消費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和消費結構升級,夜經濟已成為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商務部發佈的《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60%的國內居民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消費額佔比超過全天的50%。

  今年國慶假期,利用夜經濟開展促消費活動,帶動整個內需市場持續向好,成為山東促消費重要手段。

  比如,棗莊市推出了30余場大型文旅商體融合活動,形成了“白天賞景看賽事、夜晚品美食逛市集”的全天候消費體驗,有效激發了市民和遊客的消費熱情。

  濟南在國慶期間舉辦了以“家國同輝 萬物向融”為主題的中秋拜月大典,通過引入NPC互動、多元化場景演藝、銀票兌換等多重玩法,帶動濟南本地居民假日期間夜間出遊消費。

  從國慶假期的表現看,蓬勃興起的夜經濟,已不再局限于吃宵夜、買商品的單一概念,而是發展成為融合購物、餐飲、文化、旅遊、娛樂等多種業態的經濟活動。如何提供更精細化的管理,提高消費者對於夜經濟的消費意願,將是下一步山東發展夜經濟的“必答題”。

  服務消費迎來“爆發期”

  在這個國慶假期,國內的服務消費迎來一次小的“爆發期”:國慶檔電影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8億元,中國網球公開賽門票銷售額創歷史新高。秋遊、自駕遊帶動“票根經濟”串珠成消費價值鏈,交通、文旅、商業場景聯動,形成消費閉環。從文博觀展到新興運動,消費者願為“體驗價值”、“情緒價值”買單的趨勢明顯。

  在山東,國慶假期的服務消費勢頭同樣增長。截至10月7日20時,山東國慶檔總票房超9200萬元,觀影人次超270萬。攜程發佈《攜程2025國慶中秋雙節旅遊報告》顯示,國慶假期,山東整體旅遊訂單量同比增長10%,高於全國均值;其中青島增18%、日照增23%,泰安更以72%的漲幅領跑全國地級市。

  服務消費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但目前服務消費領域供給品質仍需提高。作為人口與經濟大省,山東具備發展服務消費的基礎和潛力,要激發服務消費潛力,必須持續豐富供給,推動更多提振全省服務消費措施落地見效。 (大眾日報記者 孫源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