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時代,我在中國”Hi,Shandong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拍攝在泰安收官
2025-10-31 16:19:34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宋雯琪責編: 李煒

視頻製作  陳凱

  10月28日至30日,2025“新時代,我在中國”Hi,Shandong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攝製組走進泰安,開啟一場圍繞“國泰民安”文化脈絡的深度探尋之旅。該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聯合濟南、泰安、濱州等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同拍攝,深入山東相關城市,以獨特的“洋視角”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多維成就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以探訪、Vlog等多樣化形式,促進世界對中國發展故事的理解和共鳴。

2025“新時代,我在中國”Hi,Shandong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拍攝在泰安收官_fororder_圖片1 (1)

攝製組在泰山景區拍攝 攝影 陳凱

2025“新時代,我在中國”Hi,Shandong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拍攝在泰安收官_fororder_圖片2 (1)

工作人員為外籍主播安晴穿戴登山助力機器人 攝影 陳凱

  攝製組一行首站抵達“五嶽之首”泰山。面對陡峭的山路,外籍主播安晴起初感到壓力倍增,但一款登山助力機器人的出現讓她眼前一亮。這款專門為登山設計的外骨骼機器人自重僅1.8kg,採用人體工學設計和AI演算法,可感知下肢運動趨勢並及時提供助力。“它不僅打消了我的顧慮,登山途中能更從容地欣賞山間景致,這種‘穩穩的幸福’太踏實了!”安晴在穿戴設備後感嘆道。

2025“新時代,我在中國”Hi,Shandong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拍攝在泰安收官_fororder_圖片3 (1)

攝製組在岱青水藍文商旅街區拍攝復古錄音機造型停車場 攝影 陳天宇

  離開泰山,攝製組來到泰安文化新地標——岱青水藍文商旅街區。無人機俯瞰下,一棟巨型復古錄音機造型建築引起了安晴的興趣。近距離打卡拍照時,才得知原來它是集科技與趣味于一體的智慧停車樓,緩解區域停車壓力的同時,更以創新設計扮靚了城市空間。

2025“新時代,我在中國”Hi,Shandong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拍攝在泰安收官_fororder_圖片4 (1)

外籍主播安晴與Tai集文創特産倉主理人交流 攝影 陳凱

  在岱青水藍文商旅街區Tai集文創特産倉,泰山皮影冰箱貼、泰山石敢當擺件等琳琅滿目的文化創意産品,讓安晴應接不暇。她與主理人深入交流,了解泰山文化元素如何通過創新設計轉化為深受歡迎的網紅産品。從一個個鮮活的IP創意故事中,安晴看到了泰山文化在新時代的活化與傳承,“國泰民安”的概念也變得可觸可感。

2025“新時代,我在中國”Hi,Shandong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拍攝在泰安收官_fororder_圖片5 (1)

攝製組在東平湖漁船上取景拍攝 攝影 陳凱

  為深入探尋泰安的“慢生活”,攝製組又來到東平湖。“這裡的景色太治愈了,所有壓力都被風吹走了!”坐在當地漁船上,湖面微風拂過,安晴的疲憊被一掃而空。“東平湖就是我們的家,湖水清、魚蝦多、生活好,心裏很踏實!”在安晴與當地漁民的交流中,一句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安晴驚喜地發現,這種“慢慢來”的安寧,正是歲月靜好的生活本真。

2025“新時代,我在中國”Hi,Shandong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拍攝在泰安收官_fororder_圖片6 (1)

外籍主播安晴在大汶口遺址博物館進行機器人智慧講解等數字化體驗 攝影 陳凱

  大汶口遺址博物館則為攝製組揭開了大汶河畔那段遙遠的記憶,拍攝同步融合國際在線“數字賦能 探館中國”項目中的“老外探館”系列短視頻主題,以海外視角展現中國在數字化賦能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就。“聽説這裡能看到5000多年前山東先民的生活,太神奇了!”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安晴邂逅了“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壺、八角星紋彩陶豆等文物,她被古人的創造力深深折服。最讓安晴興奮的,是博物館裏文物智慧交互展櫃、MR混合現實技術、機器人智慧講解等數字化體驗,不僅可以360度了解文物,還能沉浸式和專家一起“考古”。

  從攀登泰山的科技助力,到文化街區的IP創新,到東平湖上的百姓富足,再到觸摸5000年前的厚重文明,安晴從此次泰安之旅中讀懂:泰安,不只有“泰山”,更有千百年來傳承的“國泰民安”。在她看來,這些願景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早已藏進每個泰安人的生活細節裏,也成為中華文明那份從容安穩、生生不息的動人縮影。

  繼泉城濟南的古今對話、“飛行之城”濱州的低空經濟探索後,本階段2025“新時代,我在中國”Hi,Shandong系列國際傳播微紀錄片拍攝在“國泰民安”的泰安之行中圓滿收官。該系列微紀錄片將進入後期製作階段,成片將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及國內外各大媒體平臺、社交平臺進行全球推送。(文 陳天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