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市公司賣房成風:逾百家參與 多數存粉飾業績需求
與A股的沉悶走勢不同,2016年的房地産市場可謂是一片火熱。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扎堆賣房現象涌現,有投資者提出質疑:這些公司到底“逢高減持”,還是另有圖謀?
近百家上市公司賣房 東睦股份一口氣甩45套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共有百餘家上市公司加入到“賣房”大軍中來,房産轉讓價合計超過2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組團賣房”的上市公司多數其主營業務不是房地産。
從確認房屋買賣的收入來看,雲賽智聯最多,含稅高達約5.04億元,若扣除賬面成本、因交易發生的期間費用和相關稅金後,確認收益約1.86億。從出售房産的數量來看,東睦股份以45套房屋奪魁,包括22套住宅房産和23套商業辦公房産,以及住宅所帶的11個車位。該三處房産雖未經評估,但截至2016年10月31日,其賬面凈值合計2054萬元。
至於扎堆賣房的原因,多數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為盤活資産,提高資産運營效率”,但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了解,其實這些公司大部分存在期望賣房來保殼或扮靚年終業績的需求。有投資者感嘆,2016年部分上市公司財技可謂“玩出了新高度、變出了新花樣”。
知名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上市公司扎堆賣房,不僅傳達出上市公司主業經營困難,以致主業不夠,副業來湊的信號,同時也表明一些上市公司的命運越來越被房地産綁架了。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髮現,在國內上市公司中,辛辛苦苦幹一年,最終買不起一套房的公司比比皆是。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A股市場除332家公司處於虧損狀態外,還有仰帆控股、通葡股份、河北宣工等多家全年盈利金額不足100萬的企業。
部分公司“保殼”動機明顯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在2016年踴躍賣房的這1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近20家前三季度業績虧損,其中部分已經處於退市邊緣,比如“靠賣學區房實現保殼”而一鳴驚人的*ST寧通B。
資料顯示,*ST寧通B半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虧損2110.91萬元,據了解,*ST寧通B已經連續兩年虧損, 2014年和2015年的虧損額分別為852.45萬元和478.76萬元。也就是説,如果*ST寧通B下半年不能有效扭虧,公司將面臨著退市的壓力。今年9月份,身處困境的*ST寧通B發佈公告,表示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北京兩套房産,增值額2142.88萬元,基本上可以把2016上半年的虧損抹平,這無疑為公司保殼創造有利條件。
意圖通過賣房實現保殼的還有*ST新梅。根據*ST新梅9月14日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擬將所持有的新梅大廈部分辦公用房,將以單價不低於1.60萬元,總價不低於1.50億的價格出售給鑫兆房産,初步估算交易完成後,將大幅增加上市公司利潤5500萬至7500萬元。
對於上市公司賣房保殼行為,從出現以來市場就存在爭議。有投資者認為這種現象不正常,更不值得提倡。因為一旦形成這種不良風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到賣房隊伍中來,導致實體企業輕視主業甚至荒廢主業的狀況發生。著名財經專欄作家皮海洲卻認為這是上市公司的明智選擇,“制度也沒有禁止賣房保殼,那麼賣房保殼就沒有什麼不可以。畢竟對於上市公司來説,保住上市資格才是最重要的,上市資格都保不住,談發展也就只能是空談。” 皮海洲表示。
粉飾業績扮靚財務報表需要
隨著房價的一路走高,房地産不僅是很多家庭投資致富的主要手段,如今賣房也成為A股上市公司年末粉飾業績的重要途徑。尤其是伴隨著年報披露日期的臨近,不少上市公司都會通過售賣資産,挽救業績,或錦上添花,或擺脫虧損。
以創業板公司天和防務為例,公司擬將位於北京3套房産出售,最便宜的擬轉讓價格為680萬元,貴的要1250萬元,“賣房”的理由是有效盤活公司存量資産,預計産生收益約1000萬元。數據顯示,天和防務2015年虧損5532.7萬元,2016年前三季度虧損4912萬元,如果在2016年賣房成功,天和防務能夠減虧不少。
2015年虧損4.45億元的粵傳媒,表示以1.52億元價格將清遠市房産出售給廣州市大洋房地産公司,交易完成後預計將增加公司2016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000萬至9000萬元。據了解,粵傳媒2016年前三季度虧損2.4億元。
另外,惠泉啤酒也于11月25日晚間發佈公告,稱擬對位於福州、廈門、泉州的6處閒置房産公開掛牌出售,評估價值共計1207.88萬元。惠泉啤酒三季報顯示,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7億元,同比下降20.58%;實現凈利潤65.68萬元,同比下降98.26%。
有分析認為,上述房産交易的達成,無疑將對公司2016年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産生積極影響。通過出售房産扮靚財務報表的還有焦作萬方、仰帆控股、柳工股份等上市公司。
“賣房熱”背後:房價或已經見頂
除了以上業績不佳的公司,中國網財經記者還注意到,在2016年參與賣房的上市公司名單中,還有不少“不差錢”的公司榜上有名,它們賣房的目的理由可謂是五花八門。有為了“優化資産品質”的高鴻股份、意圖“改善資産結構”的恒豐紙業、為推進城市建設等政策原因ST明科和華誼集團,還有直接表示因“房價漲幅較大”的天喻信息。
天喻信息10月25日晚間發佈的公告顯示,稱擬出售武漢市洪山區吳家灣紫菘花園9套住宅房屋,合計建築面積為1085.44平方米。截至2016年9月30日,天喻信息這9套房産的評估價值為1251.59萬元。天喻信息方面表示,“鋻於上述房産所在地的房地産市場火爆,房價漲幅較大”,故擬出售上述房産,聚焦資源發展公司主營業務。
有業內分析指出,隨著房價的進一步走高,市場風險正在積聚,上市公司“賣房熱”的背後,或許意味著房價已經見頂。知名評論員皮海洲認為,在房價看漲的情況下,這種對房地産的投資讓上市公司成為受益者,但隨著房地産泡沫的增加,這無疑又給上市公司甚至給整個股市帶來了巨大的投資風險,一旦房地産泡沫破滅,股市又將跟著一起挨炸,最終埋單的還是投資者。
皮海洲還進一步指出,隨著房地産調控的進一步升級,房價未來下跌或是大概率事件。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除上述已經發佈“賣房”公告的百餘家公司外,三季報顯示,A股還有1200多家上市公司手中握有“投資性房地産”,其中中國平安最高,達360億元,中國銀行和海南航空也分別達到了228億元和95.78億元。(記者 劉小菲 實習記者 董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