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考18年,走出一條明顯“V”形曲線

2017-01-06 14:08:1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本報記者彭德倩

  1月7日至9日,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春季招生統一文化考試將舉行。記者獲悉,此次春考報名人數較去年有所增加,達數萬人,而這一漲勢已持續了三年。

  幾年前,上海春考報名曾一度跌至谷底,僅有千余人。面對冷清局面,當時高校、中學不止一位教育專家建言,“或已無存在必要”。現如今,春考報名人數已達數萬人之多,上海春考因何“回春”?

  曾經春考被視為“雞肋” 

  如果畫出“時間——報考人數”坐標,在上海春考18年的歷史中,一條“V”字形曲線很明顯——

  2000年1月25日,上海在全國首批試點春考,考試對象以往屆高中畢業生為主。初期最鼎盛時,共有十多所高校參與招生,2000多個招生計劃,12000余人報名。然而,隨著考試方式的多元及名校相繼退出,春考吸引力有所下降,同期試點的北京、安徽、內蒙古三地紛紛叫停,僅剩上海堅守,但參與院校、考生人數等已大幅下降。

  2011年,全市春考報考者3000多人,8所招生院校中,公辦學校只剩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上海商學院4所。包括高校、中學校長在內的多位教育界人士坦言,春考存在已無必要。有位大學招辦負責人説,按照規定,應屆生不得報名參加,使得春考的對象為“落榜生”和社會青年。雖然落榜生中也有一部分因種種原因發揮失常的考生,但大部分生源品質不夠理想,致使春季班整體品質走弱,導致高校一方熱情有所下降,參與大學數量以及專業數量也不斷下滑。

  另一方面,隨著擴招和高校毛入學率不斷提升,通過6月秋季高考能吸納的學生量已遠遠超過2000年春考起步時;同時,上海高考實行“平行志願”錄取方式,考生因填錯志願而落榜的情況大為減少,令需要通過春考“再戰”的學生數量大為減少。兩相對衝之下,春考被不少人視為“雞肋”。

  2015年,春考作為本市“新高考”重要組成部分,首次向高中應屆畢業生打開大門,且參加春考招生的高校數量和招生計劃與往年相比可謂“大擴容”,參與招生的高校由8所增至22所,相當於在滬高校數量三分之一;其招生總計劃達1640人,是往年3倍有餘。這些高校拿出的招生專業,也大多為校內教學力量雄厚、就業熱門的“招牌專業”。因此,春考成為應屆學生在傳統高考以及自主招生前的又一次機會。當年,春考網上報名人數從前一年的千人左右,上升至2萬餘人。此後,報考人數不斷增加。 

  如今成多元錄取方式之一 

  這條曲線因何再度強勢上揚?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分析了原因。

  首先是定位變化。最初的春考,更多是“守門人”的功能,擔當高校招生選拔的一種“補充”。如今,一系列政策調整,將春考功能強調為“多元錄取”的方式之一。

  2015年起,改革後春考帶來兩大“利好”——允許應屆生報考;鼓勵招生高校拿出更多“拳頭”專業參與,這些都進一步完善對多元錄取方式的新探索,有助形成良性循環。

  2016年,上海市明確規定各參與院校必須拿出的是學校的國家級特色專業或是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這也被各參與招生的市屬院校解讀為專業招生改革的試驗田。上海商學院招生的兩個專業工商管理和酒店管理都是學校最具特色的專業,每年的秋考考分排名學校前列。

  今年,上海大學繼續拿出招牌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參與招生,計劃招生30人,與秋季招生計劃持平。招辦負責人葉紅説:“對近幾年春招進來的學生進行跟蹤調研發現,春考生源很不錯,我們正在考慮未來進一步擴大招生專業範圍。”

  “除春考生源品質逐步提高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很大,這是高校非常看重的一點。”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招辦負責人徐衛萍説,與秋季高考可以填寫“一溜”學校專業不同,春考填報志願時考生最多只能填報2個專業志願,可以是同一所學校的2個專業,也可以是不同學校的各1個專業。如此,專業目標性更強,招收進來的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和認同度較高。作為高校招生多元錄取途徑之一,越來越多大學主動拿出更多招生計劃、更多好專業給春招。今年應技大的兩個專業建築學、輕化工程,春季招生計劃均為20人,而秋季招生計劃預計分別為2人和5—7人。另一個招牌專業“風景園林”負責人,也提出希望參加春招。還有些高校的專業,將全部招生計劃給了春招,這將進一步促進更多考生考慮這一升學通道。 

  未來是否會與秋考並列?

  不可否認的是,春考人氣飆升,還有些因素在春考之外。

  近兩年春考的報考人數,始終不見公佈,也引發社會好奇。對此,業內人士坦言,根據往年情況,春考考生中有部分人僅僅意在練兵,可算是報名人數中的水分,若過度強調報名人數,可能干擾“真考生”的正常考試和選擇。

  “權當練兵也是報名人數增加的原因之一。”市教育考試院專家坦言,考生將春考作為一次秋考模擬可以理解,這並非一件壞事。需要注意的是,在社會認知中,不要將春考與春招簡單等同。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參加春考若僅是為了練兵,參加春考後,後續不參加高校自主測試的確認,則不影響秋考。不過,根據市教委規定,預錄取考生(含列入候補資格名單並最終被預錄取的考生),無論是否與高校確認錄取,一律不得參加當年秋季高考。

  上海高考改革的步伐正在進行,春考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每一步發展牽動著社會各方的神經。目前,高校積極性提升,考生熱情增加,社會關注度升高……上海春考正漸入佳境。未來,它是否有望通過參與院校及錄取計劃增加、考試政策調整完善等,升級為真正可與秋考並列的選拔通道?市教育考試院專家回答:“春考招生計劃錄取2000多人,高考40000多人,前者體量遠遠不及後者,未來進一步發展,尚需時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