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將添一批文化場館

2017-01-09 10:51:38|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2017年又將是上海城市面貌更新的一年,值得期待。今年,一大批全新修建的文化場館、公園將正式開放,喜愛觀展覽、看演出、戶外休閒的市民們有更多豐富多彩的選擇,跟著東方網小編一起來看。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2016年11月世博會展覽館全景圖

  [上海世博會博物館]

  預計今年開放

  坐標:地鐵13號線世博會博物館站(原盧浦大橋站)

  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以傳承世博遺産、保存世博精髓、延續世博效應為宗旨,將全面展示世博會歷史、2010年上海世博會盛況和未來各屆世博會精髓,是國際展覽局唯一官方博物館和官方文獻中心。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2016年7月航拍世博會展覽館

  建築外形由代表歷史、冥想和永恒的“歷史河谷”和代表未來、開放和瞬間的“歡慶之雲”體驗中心兩部分組成。建築工程已于2015年12月25日結構封頂,2016年年底建成,預計2017年對外正式開放。

  世博館將注重博物館與上海城市生活、與國際文化交流的結合,重點打造“文化性、市民性、平臺性”三重公共屬性。

圖片默認標題

  [“百歲”上海大世界]

  今年3月開放

  坐標:地鐵8號線大世界站

  修繕一新的大世界將以“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民俗、民族、民間”為主題,定位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內設五大功能業態:非遺展覽、非遺表演、非遺傳習、數字非遺、非遺美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10大門類均可在此呈現。

圖片默認標題

  展示內容上,大世界設有戲曲、民樂、創新劇目輪演,手工藝、民俗、文化主題輪展;還將定期舉辦技藝、禮儀培訓和專業互動活動,立體化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豐富內容。據介紹,美食是非遺的重要組成部分,大世界正式對外開放後將常設中華非遺美食和國際非遺美食餐廳,而且是大眾型消費,並結合民俗文化,不定期舉辦美食技藝表演、製作培訓、美食品鑒等活動。

圖片默認標題

  [上海歷史博物館]

  預計今年5月投入使用

  坐標:地鐵1號線、2號線、8號線人民廣場站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選址在原上海美術館舊址,定位於全面展示上海古代史與近代史文物。,積極呼應上海打造“一軸雙心”文化空間新格局。建成後,將與周邊附近的上海城市規劃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大世界一起,形成上海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增加環人民廣場的老上海風情,展現上海獨有的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名片。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自1954年開始籌備至今已收藏了11萬件記錄上海城市記憶的珍貴文物、文獻。歷史建築與文物展陳的完美結合,此地必將又是一塊閃亮的城市文化地標。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網上曝光的上海圖書館東館效果圖

  [上海圖書館東館]

  選址浦東花木行政中心

  上海圖書館東館已經完成建築設計方案國際招標。一家知名建築設計網站曝光上海圖書館東館的設計圖:12.5萬平方米、外觀像是懸浮的倒三角、玻璃和木底板元素交替使用。

  上海圖書館東館預留給藏書的面積僅有5000平方米,剩餘的十幾萬平方米,除了開放的閱讀空間外,會用作會議、展覽的交流空間,並提供機器人和3D印表機等學習工具的體驗中心以及各類場館。上海圖書館原館長吳建中説,未來的上海圖書館東館,將最大限度發掘讀者閱讀空間。

  這個項目連同上海博物館東館和上海大歌劇院,都是浦東新區文化建設的一部分。這三個項目有望在2020年前後建成,成為申城文化新地標。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上海博物館東館選址浦東花木10號地塊

  [上海博物館東館]

  預計今年動工

  選址在浦東上海科技館西側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海博物館東館的展陳將突出一條主線(中國古代藝術),兩條輔線(分別是“一帶一路”、上海及江南地區的歷史文化),強調做一種文化主題演繹的陳列,也就是“講故事”。

  此外,上博東館還計劃設立一個“探索宮”,這是專門針對青少年博物館體驗的常設空間,裏面有實物、有場景,通過體驗和互動探索人文世界的奧秘。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上海大歌劇院設計一等獎“戲·夢·園”效果圖

  [上海大歌劇院]

  計劃今年上半年開建

  選址於世博後灘地區

  作為上海首家大歌劇院,上海大歌劇院規劃選址於世博後灘地區。該區域與徐匯濱江區隔黃浦江相望,整體形成了跨黃浦江的大文化與金融中心。

  上海大歌劇院將力爭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專業歌劇院。規劃總建築面積約9.7萬平方米,包含歌劇專業劇場及上海歌劇院現有業務用房的遷建。

  項目建成後具備接待世界優秀表演藝術團體演出的條件和能力,主要服務於歌劇、芭蕾舞劇的演出,兼顧歌劇情景音樂會。此外,還能滿足約500人規模的排練業務用房以及舞美公司設計製作用房等功能需求。

  除了文化新地標外,徐家匯體育公園上半年將全面開工;上海首批試點的7個郊野公園將陸續對公眾開放。除了已經開園的廊下郊野公園和長興島郊野公園,以近郊都市森林型為特色的浦江郊野公園、以近郊休閒型為特色的嘉北郊野公園也將很快和市民見面。

圖片默認標題

  [徐家匯體育公園]

  今年全面開工

  坐標:地鐵1、4號線上海體育館站

  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2017年一季度向社會公示,明年上半年全面開工,在市民的共同參與和監督之下,建設好服務於市民的徐家匯體育公園。

  未來,徐家匯體育公園有望建立起一條綠色慢跑系統,形成長約2.5公里的環形跑道,取代原本更適用於機動車通行的水泥道路。未來徐家匯公園將保留“一場兩館”,幾處露天訓練場地則將重新規劃,融入更多互動式、體驗式的體育項目。2017年一季度,公園規劃方案就將向社會公示,上半年就將全面開工。

圖片默認標題

  [浦江郊野公園]

  今年開園

  坐標:地鐵8號線航天公園站、三魯路站和魯匯站

  浦江郊野公園是滬上首座秋景公園,將成片種植各種彩色樹,打造滬上難得一見的“秋林”,還將營造生態水系並種植各種水生植物,讓市民見識“秋水”景色,預計公園一期2017年建成開園。

圖片默認標題

  [嘉北郊野公園]

  今年開園

  坐標:地鐵11號線嘉定西站

  嘉定區嘉北郊野公園依託現狀連綿成片的基本農田和四旁疏林,發掘七千年岡身文化和嘉定人文底蘊,組織休閒養生、康樂療養、農田體驗、文化科普等活動,呵護城外的郊野原風景,放飛都市人的自然心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