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廠不如炒房”? 訪10企負責人:不能本末倒置

2017-01-09 14:39:07|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從事實業的企業家們,如何看待國家的相關政策措施?對振興實業又有什麼建議?本報記者日前調查採訪了娃哈哈、三一重工、海爾等10家企業負責人。

  “最困難的時期基本挺過來了”

  2016年下半年以來,實體經濟企業壓力有所減輕

  從簡政放權、簡化審批到減輕負擔、降低成本,從革除頑疾、改善環境到保護産權、穩定預期……剛剛過去的2016年,為給實體經濟加油鼓勁,國家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

  春江水暖鴨先知。對於發展利好、改革紅利,實體經濟企業的感受最為直接。

  “最困難的時期基本挺過來了”——多位企業家表示,2016年下半年以來,總體環境趨於穩定,實體經濟企業的壓力有所減輕。

  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總裁莊丹告訴記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初見成效,經濟結構向內需和服務業主導的轉變也正在加速,這些都對實體企業産生了正面影響。湖南華菱鋼鐵集團董事長曹慧泉體會到,2016年國家堅決去産能,鋼鐵行業形勢有所好轉,“雖然仍處於比較困難的時期,但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海爾集團副總裁李華剛表示,壓力最大的時候是2016年上半年,感覺市場一路下滑,同行業的不少企業都有絕望感,這主要是出口大幅下滑造成的。一方面,出口下滑對企業訂單有影響,另一方面,出口下滑導致很多工廠關停,農民工不敢消費,內需減弱進一步打擊家電企業。不過,像海爾這樣的大型品牌企業,倒可以借機整合行業資源。

  企業家對國家振興實體經濟的多項政策表示肯定和歡迎。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總經理宋鑫表示,今年讓實體經濟受益最大的無疑是各種有利於企業降低成本的政策“紅包”,比如直供電改革、資源稅(費)減免、所得稅減免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在莊丹眼中,産權保護制度的完善、智慧製造扶持政策的出臺,以及降成本措施落地等都為實體經濟提供了必要的助力,同時有助於增強企業信心。

  正如各家企業所感受到的那樣,去年以來,我國實體經濟的生存狀況與發展環境呈向好態勢。稅費壓力有所緩解:營改增全面推開,全年減負達5000億元;階段性降低企業社保費率,預計減輕企業負擔1200多億元。盈利水準有所提高: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6%,民間投資增速企穩回升。

  “成本偏高還是製造業企業最大困難”

  物流成本不降反升,金融成本仍居高不下

  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企業綜合成本穩中趨降:10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73元,同比下降0.13元。談起降成本,受訪的企業家有些糾結。既有肯定:“如果沒有這些降成本的措施,2016年製造業企業可能會更難”;又有苦水,“成本偏高還是製造業企業眼下最大的困難。”

  要素成本特別是物流成本高。“中央在降成本,但我們感覺到,下半年以來,物流成本不降反升,而且升得比較快。” 曹慧泉説,公路總體運價在上升;鐵路方面,有些時段運力非常緊張,基本的保供應都很困難,“在經濟沒有完全企穩的情況下,短期內突然出現的物流成本上升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很大壓力。”企業普遍反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各種運輸方式的噸公里運價不算高,但由於各種方式間銜接不暢,轉運環節多、週期長,最終總費用高出不少。製造業生産成本中有三成左右被物流佔去,遠高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的10%—15%。

  金融成本居高不下。多家企業表示,目前銀行貸款門檻較高、對抵押物要求較嚴、擔保條件較苛刻,給企業帶來很大困難。貸款難,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造成企業融資貴、資金實際成本高,使企業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步履維艱。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剛反映,由於國家對鋼鐵業的宏觀調控,不少銀行對鋼鐵業貸款搞“一刀切”,造成即便是優質鋼鐵企業也得面臨貸款難、貸款貴的困難,加重了企業融資負擔,“我們雖然在全世界特鋼行業中已經做到了單體規模最大,但出口比例還是偏低,主要是受制于外貿業務板塊得不到足夠的信貸支持,目前只有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少數金融機構對我們的外貿業務發展提供了較優惠的信貸支持。”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後認為,一些銀行對民營企業還沒有做到一視同仁,貸款利率也偏高,成為困擾民營企業、特別是製造業小企業最大的難題。

  成本高導致大量製造業企業不敢進行新的投資。“工業用地需要幾十萬元、上百萬元一畝;把水、電、氣接入工廠都需要高額費用;環評、能評、清潔生産等各道審批環節也要花不少錢請第三方出報告。”宗慶後説,這種狀況把不少原本想投資實業的企業嚇了回去,甚至嚇到了國外去。

  “實體經濟是本,不能本末倒置”

  金融業佔GDP比例快速提高,“開廠不如炒房”的狀況大量出現,經濟存在“脫實向虛”隱憂

  強調發展實體經濟不是排斥虛擬經濟。企業家紛紛表示,振興實業,必須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係,讓虛擬經濟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

  把握住實體經濟的基礎性地位,防止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過度擴張——

  多位企業家談到,近幾年來銀行業盈利狀況顯著優於實體企業,實體經濟中的製造業企業很多處於虧損狀態,這是一種不健康的現象,既會影響實體企業的生産積極性,也有可能導致信貸資産風險增大。

  “金融業的回報大大高於實體企業,傳統製造業被金融資本抽血,工程技術人員的收入和地位相對下降。振興實體經濟,必須改變這一狀況。” 湖北科邁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初哲説。

  莊丹表示,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但是,近兩三年來,金融業佔GDP比例快速提高,製造業比重卻在下滑,經濟存在“脫實向虛”隱憂。“實體經濟是本,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倒影’,不能本末倒置。”

  實體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

  莊丹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做強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的根本途徑。同時也需要鼓勵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讓老百姓有更多穩定的投資渠道,並引導這些資金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一些製造業企業把目光轉向産融結合。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介紹, “單純依靠製造業,集團的發展負擔會特別重。我們今年取得了金融租賃牌照,專門用於服務協鑫旗下的三大光伏上市公司。從實際效果看,産融結合的戰略對實體産業起到了有力支撐。”宗慶後建議,“銀行可以與優質企業共同籌辦風險投資基金,鼓勵高新技術産業發展,這將有利於我國製造業彎道超車。”

  2016年,險資頻繁舉牌,給扎紮實實做實業的企業不小衝擊。多位企業家表示,保險業助推中國製造,要做善意的財務投資者,不做敵意的收購控制者。當然,實業企業也要堅持創新驅動,擴大高品質産品和服務的供給,加快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朱共山認為,要鼓勵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但不應過度金融化。“借杠桿控股上市公司,進而淡化主業去搞資本運作的行為,應當堅決制止。最近,有關部門對這種現象嚴格監管,是對做實業者的支持。”

  房地産屬於實體經濟,但在加杠桿的情況下,使行業發展“變了味兒”。採訪中,多家企業反映,他們仍看好實業、堅守實業,但身邊的確大量存在“開廠不如炒房”的狀況。有企業家感慨,開一間廠子,要向政府討審批,向銀行討貸款,再向採購商討回款,處處為難。炒房子,誰的臉色也不用看,還來錢快。萬科總裁鬱亮坦言,房地産業需要健康穩定的發展。房地産業每年有10萬億元左右的銷售額,相關的上下游産業鏈很長。“不能因為房價的暴漲形成資産泡沫,從而積累金融風險。”

  “期盼政策再加把火”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做強實體經濟的關鍵

  機遇與挑戰並存是不少企業家對今年市場的判斷。“政策再加把火,讓實業旺起來”,受訪的企業家紛紛這樣表示。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家們普遍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強調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做強實體經濟的關鍵。朱共山建議,進一步簡政放權和清理規範仲介服務,為企業經營創業活動“鬆綁減負”;同時也要“補短板”,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營造更有吸引力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培育提升我國經濟競爭新優勢。

  ——避免“脫實向虛”,把資金留在實業。企業家普遍認為,調節調整銀行業與實體企業之間的利潤分配已經是當務之急。銀行需克服過度依靠資産擴張來獲取利潤的路徑依賴,轉而通過向客戶提供高效、優質、高附加值的服務來要效益、要利潤。“要通過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在資本市場形成有效競爭,有針對性地解決製造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曹慧泉説。

  ——轉型升級,産業政策要科學。李華剛認為,借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將一些落後的、靠低價取勝的家電企業淘汰,有利於中國家電業轉型升級。“不要像過去搞家電下鄉那樣出臺政策扶持,這麼做往往會使落後産能死灰複燃,造成新一輪的去産能壓力。”錢剛建議,國家出臺的産業政策應明確向高品質、高技術的産品傾斜,促進産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對高端、可替代進口的産品制定鼓勵政策,如稅收減免或獎勵補貼,推動企業轉型。”

  ——工匠精神,社會要加快培育。“中國製造業缺乏工匠,更缺乏工匠精神,這是製造業遇到的重大瓶頸之一。”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説。他認為,實體經濟的基石是分佈在各行各業中、具備工匠精神的專業人才,但中國的工業人才還處於第一代,無論是有創新能力的工程師或是高素質的産業工人都很缺乏。多位企業家談到,發展實體經濟,必須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只有通過政策引導,改變個別領域一段時間以來非理性暴漲、輕易獲取暴利的狀況,遏制投機炒作,工匠精神才能真正培育起來。

  ——梯度轉移,公共服務要跟上。多家製造業企業表示,目前一二線城市對製造業專業人才形成了虹吸作用,當很多企業由於成本因素搬遷至三四線城市時,就會面臨“廠子搬走,人跟不過去”的困境,增加了不少成本。“除了企業工資報酬外,好的生活環境對産業轉移很重要。”王初哲説。他認為,只有下大力氣改善三四線城市的政府服務水準,在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讓工程技術人員得實惠,才能使製造業企業順利實現向低成本區域轉移,而不是流向國外。(記者 白天亮 陸婭楠 劉志強 李心萍 製圖:蔡華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