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2017-01-11 08:17:59|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老人入住徐匯區第三老年福利院,可以選擇的服務項目有52個,其中42個可以通過長期護理保險進行結算,大部分費用由保險承擔。記者昨天從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組織的集體採訪中獲悉,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上海長期護理保險,今年起已在徐匯、普陀、金山三區開展試點。

  兩類人可享長期護理保險

  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是撬動養老服務供給的杠桿,上海正在探索建立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將把滬上老人的養老服務支付水準提升到新的層級。

  徐匯區民政局介紹,長期護理保險按照新的社會保險險種進行設計,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對於評估確定達到相應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保險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及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

  有兩類人可以享受長期護理保險,一類是本市職工醫保的參保人員,也即職保人員,另一類是60周歲及以上的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也即居保人員。試點階段待遇享受人群暫定為年滿60周歲及以上,經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失能程度達到評估等級二到六級的長護險參保人員。

  長期護理保險服務項目清單共有42項,包括27項基本生活照料內容,比如協助進食、進水,手、足部清潔,整理床單,協助更衣,藥物管理等;15項常用臨床護理內容,比如鼻飼、藥物喂服、導尿、皮下注射等。這個清單整合了目前已有的居家照料、高齡老人護理計劃、養老機構照護以及護理院常用臨床護理項目。

  服務和待遇享受須經評估

  徐匯區民政局在原有的“徐匯區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管理信息系統”中新開發了“長護險項目”系統模組,徐匯區第三老年福利院作為該區34家長護險定點服務機構之一,率先試用這個模組。副院長王榮榮演示了機構的信息後臺,電子螢幕顯示院內收住老人148名,入住率84.57%,老人平均年齡84.1歲。福利院共有52個服務項目,除了10個機構內部日常護理項目,其餘都是長護險服務項目。

  後臺數據清晰展示出不同類別服務的發生頻次,長護險基本生活照料佔護理項目的73.2%,長護險常用臨床護理佔護理項目的1.5%,機構內部日常護理佔護理項目的25.2%。從元旦到記者採訪時,全院共提供4277次協助進食、進水服務,服務頻次位列第一———這個項目可以通過長護險報銷。老人需求很高的手、足部清潔(2535次),排泄護理(2462次),整理床單(1692次)也都在長護險的服務清單上。

  長護險制度有個“守門人”: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所有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都要經過評估才能確認各自的服務項目和支付待遇。市民政局介紹,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2014年12月底開始試點,近兩年逐步推開,現已在各區全面實施,全市建立起了一支3000多人的評估員隊伍,累計評估一萬多人。

  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處長陳躍斌介紹,上海戶籍老齡人口占到全市戶籍人口的30.2%,正在建設涵蓋養老服務供給體系、保障體系、政策支撐體系、需求評估體系、行業監管體系的“五位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近兩年上海陸續出臺一批重大的養老服務政策,比如2016年的老年綜合津貼制度,自2016年4月11日啟動老年綜合津貼和敬老卡申領工作至12月底,全市已受理303.4萬人,累計發放津貼36.05億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