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市區沿S5滬嘉高速往西北行駛,南翔是第一個出口。在這裡,曾經星羅棋佈的2000多家“小作坊式”製造業企業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30棟總部大樓,“近郊CBD”已漸成規模;和國際上成熟CBD的“標配”一樣,這裡造了銀翔湖、留雲湖南北兩個“中央公園”,這座以小籠包著稱的千年古鎮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33平方公里的南翔是嘉定區最小的鎮,和滬郊絕大多數鎮相比也屬“微型”,但這絲毫不影響南翔實現漂亮的經濟數據:2016年,全鎮入庫稅金總額達到83.8億元,較2011年增長105.9%,規模和增速在全市來看也屬前列。面對産業“小散亂”、人口大量涌入導致社會管理成本增加等發展瓶頸,南翔如何找準自身定位實現了“華麗轉身”?
發展是硬道理,轉型則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在這股轉型的浪潮中,面對有別於傳統的不規律、不確定,南翔人民並沒有甘於落後、望而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勇往直前,勇敢地站到了潮頭,跨出了邁向轉型的關鍵一步。轉型不是否定過去,而是繼往開來;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歷經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南翔由被動到主動,由茫然無知到胸有成竹,最終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轉型之路;轉型也不僅僅是産業轉型,而是城市、社會、環境、人才、政府等全方位的轉型,一個地區只有綜合功能和競爭力全面提升,才能稱得上是成功。
如今,南翔人已初步嘗到了轉型發展帶來的甜頭。
結構轉型
從“攤大餅”到“起高樓”
緊貼嘉閔高架、在老舊廠房基礎上改建而成的南翔智地企業總部園,如今已成不少總部、研發類企業的“福地”,從2008年建設至今,建築面積已有85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達百分之90%以上,落戶企業1400余家。總經理郭耀華將園區定位為“企業服務者和陪伴者”:“不在中心城區,南翔如何吸引企業落戶?必須明確産業培育重點,拿出有針對性的服務措施。南翔選擇了文化創意産業和新材料科技兩個重點領域,有針對性地為小微企業提供創業孵化、金融服務等解決方案。”成立於2010年的遊族科技是一家網絡遊戲公司,一開始只有3個員工,規模小、資金缺,園區出面幫助企業解決了大量問題,沒過幾年企業納稅就超過了1000萬元,並於2014年借殼上市。在實踐中,南翔智地成功打造了“基地+基金+大賽”的發展模式,助推新興産業集聚。
南翔智地的發展模式,是南翔産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翔轄區內企業一度從2000多家“縮水”到了50家,再慢慢引入了數千家知識密集型、創意産業型企業。
在南翔鎮黨委書記嚴健明看來,南翔的産業轉型是“現實所迫”:十多年前的第一波城鎮化浪潮中,南翔開始從農業向製造業發展,當時南翔的土地出讓價格只有每畝兩三萬元,一下子吸引了2000多家小型私營企業。“當時是來項目就給土地,做什麼的都有,發展是‘鋪大餅’式的。企業小、散、亂的弊端很快就讓建設用地碰到了天花板、社會管理成本成倍增加,效益卻不高。”2008年的金融危機,成了壓垮這種發展模式的“最後一根稻草”:加工工廠的産品賣不出去,廠房租金付不起,去廠裏上班的村民紛紛開始自謀生計。
轉型勢在必行,但向何處轉,卻充滿智慧和勇氣。成片淘汰低端製造業勢必帶來稅收、GDP的下降,如果沒有新的産業填上,南翔勢必要經歷“發展陣痛”。怎麼辦?南翔選擇了一條“大浪淘沙”的路子:拆除了幾十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築、小作坊、沿街店舖,只留下50家龍頭企業,同時提升産業能級。“對於這些龍頭企業,南翔制定實施了‘一企一策’的培育扶持策略,引導企業主動升級轉型。”嚴健明表示。比如,坐落在南翔高科技園區的吉博力集團原先在南翔設廠,後來搬來了全新的亞太地區總部,隸屬於亞太區研發中心的大量産品開發和檢測實驗室也落戶南翔,廠房則轉移到了國外。
嚴健明表示,南翔的招商思路目前已經發展到“3.0版本”。“1.0版本”是“數量導向式”,“撿到籃子裏都是菜”的路子已被證明行不通;“2.0版本”是“稅收驅動式”,不再只關注表面繁榮,更注重實際效益;“3.0”版本則是“産業引領式”,關注效益的同時更要看引進企業是否符合南翔“一部六業”——中小企業總部、文化信息産業、電子商務産業、互聯網金融産業、智慧産業、航天衛星産業、生命健康産業的導向。“‘築巢’才能‘引鳳’,新興産業對土地、廠房的需求不高,但需要商務樓宇、科技園區作為載體來承載。南翔本來就不大,土地資源緊缺,發展思路必須從‘攤大餅’轉向‘起高樓’。”近年來,30棟總部大樓紛紛在南翔拔地而起,已累計引進新興産業項目達3000多個。
近年來,南翔鎮堅持高端定位、創新驅動和平臺發展,全力推動“優二進三”,大力發展服務經濟,産業結構率先實現轉型升級,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1.6%,較2011年末增長20.3個百分點,高於全區平均水準。在轉型過程中,南翔高度關注新興産業發展,持續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現、引進、培育和應用,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比如,培育方面,建設CIE大聯盟等8家科技孵化器、集聚孵化企業近500家,重點扶持培養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6家,市科技小巨人及小巨人培育企業達到26家,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8家;引進方面,確立“一部六業”産業定位,重點推進互聯網金融、遊戲、智慧産業、精準醫療、航天航空、機器人等新興産業的創新集群,累計引進新興産業項目達3000多個。
中小企業是産業結構的最重要支撐,良好的服務平臺能為其成長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南翔歷來重視民營經濟發展,中小企業高度集聚,全鎮共有企業4.5萬戶,佔全區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在轉型過程中,南翔緊緊依託廣大的中小企業,抓平臺建設、增服務效能,為企業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目前,全鎮已打造銀南翔文化商務區等10大産業發展平臺和藍天等5個經濟小區,形成了虛實結合、招新育強的良性態勢。
空間轉型
新佈局更加注重産城融合
不做中心城區的“大餅邊”、“包子皮”,而要成為有湯有餡的“小籠包”,這是嘉定區委書記馬春雷對嘉定區城市發展的定位。在這個“小籠包”裏,南翔就是最有滋有味的“餡料”。“産業轉型只是一方面,城市空間也要轉型。南翔提出建設‘小美南翔’,雖然面積不大,但一樣五臟俱全、精緻美麗。”嚴健明説。
科學的規劃是一個地區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通過規劃合理配置空間佈局和資源,有利於更好地服從和服務於轉型需要。近年來,南翔按照區委、區政府給南翔的功能定位,不斷深化規劃編制工作,加強鎮域總體規劃研究,先後編制了《雲翔大型居住社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新城南翔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南翔鎮郊野單元規劃》等多個片區控詳規劃,規劃區域實現33平方公里全覆蓋。南翔不僅是嘉定“一核三區”中北虹橋商務示範區的重要組團,更是嘉定現代化新型城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南翔的空間新佈局日益清晰。近年來,南翔的城市功能實現了從“千年古鎮”向“産城融合”的轉變,城市空間佈局不再只關注2.28平方公里的老鎮區,而是把空間優化的視野拓寬到整個鎮域。
按照宜居宜業、産城融合的區域特點,多個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已陸續出臺。南翔鎮規劃建設和環境保護辦公室負責人説到,如今,南翔“四站五片”的城鄉一體化城市發展格局已漸呈雛形:以軌道交通11號線南翔站、陳翔路站、滬寧城際鐵路南翔北站、20號線古猗園站等“四站”為骨幹節點,深化站點綜合開發,分類明確老鎮區、東社區及東部産業區、銀南翔商務區及拓展區、大型居住社區和郊野生態區等“五片”主導功能定位,實現錯位發展。
“十三五”期間,南翔鎮將繼續依託軌道交通和城際鐵路站點開發,不斷深化和拓展“三站三片”的城市發展格局,“圍繞“兩區一鎮”(引領全嘉定的現代化新型城區、立足長三角的北虹橋商旅文融合示範區、享譽國內外的特色名鎮)目標,堅持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嚴守人口、土地與環境底線,創造性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逐步深化形成“四站五片”的城市功能分區,促進南翔實現新一輪跨越式發展。未來,位於南翔鎮西南部的銀南翔文化商務區拓展區規劃建設成為以文化産業為特色、公共服務為基礎,形成集商貿辦公、行政服務、文化體育、居住生活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區域公共活動中心及綜合功能片區。銀南翔文化商務區拓展區開發建設,將成為南翔承接“大虹橋”效應的全新戰略平臺,與老鎮區、銀南翔文化商務區成呼應聯動之勢,整體提升南翔城市形象,推動南翔成為北虹橋商務示範區産業發展的新高地。陳翔路城市綜合體定位為商業、商務、辦公功能為主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和城市綜合體,內設購物中心、影院、公交換乘站及配套設施。建成後將成為集商業消費、文化娛樂、休閒商業于一體的北社區功能和服務中心,進一步提升南翔城市形象功能,形成嘉定地區級商業副中心,力爭成為北上海商業地標。
另外,“十三五”期間,南翔鎮將以全面城市化為目標,協同推進土地減量化、農戶宅基地置換與郊野單元動遷安置基地建設,率先解決蕰北、勝辛集建區外1867戶農戶動遷問題,進一步落實推進實施郊野單元規劃房地徵收的需要,配套建設動遷房基地,妥善安置動遷農戶。同時,按照節約集約用地、産業結構調整、空間佈局優化、生態環境提升的要求,明確全鎮集建區外主要用地和功能佈局方案,全面提升郊野單元功能與效益。到2020年,全鎮計劃減量建設用地282公頃,完成9平方公里郊野生態區的規劃目標。
在嚴健明看來,空間轉型並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科學長遠的規劃,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全面開花,既要重視解決突出問題,也要舍得“留白”。比如,南翔對於東部産業區的開發建設就已經放慢了步伐。這塊區域位於南翔鎮東北角,東與寶山區相鄰,屬於104工業地塊,佔地3397畝。按照規劃,這塊區域未來的發展重點是“二次開發、就地提升”,最近南翔鎮正一邊以集體方式積極收儲土地,一邊加強“二次開發”的方案研究。“發展時序上必須未雨綢繆,做到遠近結合。將來,東部産業區將引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四新經濟以及智慧製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為進一步提升南翔産業能級積蓄力量。”
有限的土地資源是最為重要的發展要素,轉型的目標之一就是轉變發展模式和資源利用方式,用更少的土地産生更多的效益。多年來,南翔按照“總量鎖定、增量遞減、存量優化、流量增效、品質提高”的土地管理思路,著力解決建設用地總量倒挂瓶頸,不斷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比如,堅定不移開展成片調整和落後産能淘汰,八年間共淘汰、調整、動遷企業676家、動遷農戶3559戶、拆除建築面積226萬平方米、騰出土地3529畝,為南翔産業轉型、發展服務經濟騰出了寶貴的空間;加強違法用地整治和建設用地減量化,提前超額完成郊野規劃近期工業用地減量化目標55公頃,通過復墾置換可新增耕地指標61公頃。
功能轉型
把握城市化進程加速的歷史機遇,轉出城市新活力
近年來,南翔堅持産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方向,把握好加速城市化進程的歷史性機遇,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等配套水準,以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激活了轉型的動力。
一直以來,南翔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並伴隨著上海發展重心的轉移和南翔自身的轉型,不斷得到鞏固和提升,這樣的區位優勢突出表現為“三個節點”:一是上海市中心與嘉定區的重要連接節點,二是虹橋商務區與嘉定新城的重要連接節點,三是長三角與上海的重要連接節點。正是依託于這樣獨特的區位優勢,南翔充分利用並不斷放大區位功能和節點經濟帶來的綜合效應,強化基礎功能的配套,也打響了南翔的城市品牌。目前,南翔在企業服務、創新培育、遊戲産業等方面都具有全市乃至全國的影響力,成為了南翔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特質和競爭力所在。
轉型越深入,對城市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品質越改善提升,反過來將推動轉型越來越深化。一直以來,南翔都把加大政府公共投入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始終致力於南翔公共服務能力的均衡化、優質化發展,切實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讓企業、居民能夠享受到與市中心同質的公共服務。比如,教育方面,全鎮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各類學校達到20所,並引進世外、上師大二附小等優質教育資源,通過探索“學區化辦學”、“三名”教育工程等,教育品質在全區名列前茅;醫療方面,南翔醫院完成遷建並榮升“二級甲等”,三級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形成,通過全面加強愛國衛生運動,多年蟬聯“國家衛生鎮”榮譽稱號;體育方面,率先在鎮級層面建設“翔立方”體育綜合體,成功舉辦NBA籃球明星南翔行等國際性活動;民生保障方面,結合轉型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啟動“翔鷹創業計劃”,五年來新增就業崗位12000多個、創業帶動就業3000多人。
轉型離不開城市軟實力,南翔必須在加強城市建設改善硬實力的同時,通過現代化的城市管理提升軟實力,實現建管並舉。一直以來,南翔始終積極配合、緊緊依靠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到哪、市政配套就跟到哪,人口住到哪、城市管理服務就跟到哪,基本實現配套設施和城市管理的網格化、全覆蓋。比如,積極配合推進滬嘉高速改建和嘉閔高架北段建設,形成了“三縱三橫”的大交通格局;圍繞大居居住需求,全力推進南翔污水廠、配套污水管網及泰和水廠輸水管網,市政配套能力顯著增長;梯度佈局綜合商業設施,中冶翔騰、世盟壹天地、華潤五彩城等一批商業綜合體建成,老鎮區、新鎮區及東社區等商圈基本成型;加強城市綜合管理,成立鎮綜治工作中心,整合聯勤、城市網格化等多方資源,初步構建城鎮綜合管理工作體系;落實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要求,深化鎮級層面“五眾自治協會”、社區層面“自治理事會”,積極運用“群英薈”等平臺,打造了居民自治、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
思想轉型
轉出發展新理念,給未來發展騰出空間
全面轉型的最關鍵一環,是思想轉型。在轉型過程中,南翔牢牢抓住幹部這一關鍵因素,堅持黨的領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創新,切實推動幹部在思想觀念上的同步轉型,牢固樹立大局意識,使南翔的轉型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前進。
轉型發展並不是孤立的,只有看清大局大勢、融入大局大勢,才能在轉型中找準方向、找準定位、找準路徑。南翔轉型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區委的戰略部署,確保政令暢通、上情下達。比如,市委、市政府在郊區佈局建設大型居住社區,南翔積極響應,淘汰了成熟的工業區、暫時犧牲了GDP,但也給未來發展騰出了空間、積蓄了力量。區委、區政府加快建設現代化新型城區和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南翔主動靠前,沒有定位找定位、沒有政策出政策,力求打造創新發展的生力軍,為全區作出探索、實踐和示範。
如今,黨中央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下,創造性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南翔便以此來衡量和規劃南翔的轉型發展之路,確立了堅持“四個全面”、深化創新轉型、共建小美南翔的發展主旨和“兩區一鎮”的奮鬥目標,這些理念和目標將引領南翔轉型不斷走向深化。
轉型發展、幹事創業,人是決定性因素,精神決定態度,態度決定出路。南翔轉型之所以有成效,是因為南翔的幹部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本著對南翔負責、對歷史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大力弘揚南翔五種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南翔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各項事業中,幹在了實處、走在了前列。一是愛崗敬業、盡心盡責的“擔當精神”,擔負起黨委的戰略、政府的責任和人民的期待;二是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創造出新的轉型思路、新的工作方法、新的政策機制;三是逢一必爭、逢冠必奪的“爭先精神”,爭取到全區第一、全市第一乃至全國第一;四是不畏艱難、攻堅突破的“克難精神”,克服掉發展的瓶頸、自身的短板和能力的不足;五是愛我家鄉、執政為民的“為民精神”,服務好家鄉的建設、群眾的需求和民生的改善。
堅持黨的領導是各項事業的基礎,密切聯繫群眾,把幹部群眾團結和凝聚到共同的發展目標上來,是南翔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法寶。南翔轉型之所以取得共識,是因為依靠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依靠廣大基層黨員,通過創新黨建思維、轉變工作作風、貫徹人才戰略,南翔轉型夯實了群眾基礎、贏得了廣泛共識、凝聚了社會力量。南翔創新“智慧黨建”平臺,成立社區黨建服務中心並實體化運作,深化“兩新”組織黨建,拓展服務區域黨組織、黨員、企業和群眾的功能。另外,南翔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專題教育活動,以即知即改、制度建設等加快轉變作風。南翔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在人才吸引、培養、激勵、保障等環節創新機制,為人才來到南翔、留在南翔、服務南翔創造更好的條件和更優的環境。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創新轉型要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成績已是過去,未來仍需努力,南翔的全面轉型之路仍在繼續,發展中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未來,南翔將按照建設“小美南翔”和“兩區一鎮”的目標,繼續堅定不移地沿著轉型這條路走下去。
效益轉型
注重百姓“獲得感”提升
南翔鎮新翔社區居委會的辦公室裏,大大小小挂著近20面錦旗,都是社區住戶送的。其中有一面錦旗來自一對因嚴重糖尿病而雙雙臥床不起的老夫妻。居委會了解到他們的情況後,組織了志願者每天去這對老夫妻家燒飯做菜、幫他們配藥、陪他們去看病,讓老夫妻倆感動不已。“南翔是一個經適房小區,絕大多數住戶來自普陀、長寧,剛入住時不少人對這裡有點排斥,但時間一長,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裡。”新翔社區居委會書記張華説。
新翔社區裏的融洽景象並不是個案。走在南翔的街道上,可以明顯感受到其不同的地方:這裡不是老年人、留守兒童居多的“空心鎮”,也不只有一手拿早飯、一手拿公文包匆匆行走的白領,這裡到處都有不同口音、不同年齡的面孔。“産城融合不是一句空話,轉型越深入,對城市品質的要求也越高;反之,城市品質提升對人才也有聚攏作用,也能推動轉型越來越深化。”嚴健明表示。
城市品質提高的重要方面,在於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率的改進。近年來,南翔加大“198”區域整治力度、加快拆違速度,經復墾驗收後的土地已陸續用於蕰北林帶、橫瀝河生態景觀、銀翔湖中央公園等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截止到2015年末,南翔鎮綠化面積較2008年從102萬平方米增加到了272萬平方米。
以橫瀝河生態景觀工程為例,該工程的河道岸線全長約1.9公里,將以南翔的深厚文化底蘊為基底,打造文化特色簡明的精品南翔文化賞遊路線。“南翔通過查閱南翔縣誌重新理解古詩詞含義及實地走訪,提取了南翔的歷史文化元素和園林建築特色,選取了天恩賞月、北園老桂等作為新的‘橫瀝六景’予以呈現,形成一條具有人文歷史、江南水鄉和休閒旅遊等特色的景觀廊道。”工程設計方負責人表示。
南翔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十分注重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把保障和改善公共利益作為黨委、政府發展經濟的一條基本底線和重要的工作目標,GDP更加“綠色”、更有品質。
在經濟效益層面,南翔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通過轉型不斷提升經濟的品質和效益。2015年,全鎮稅收總額達到64億元,較2010年增長近80%,年均增長超過12%;全鎮單位建設用地稅收額達2.3億元/平方公里,出稅率和戶均納稅額分別達到80%和16.5萬元,産出效益穩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全鎮更是完成稅收總額56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總額,同比增長達32%。全鎮産生的這些稅收,除上繳國家、本市和本區以外,一部分返還企業投入擴大再生産,另一部分作為財政資金用於城市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保證了持續投入和穩定增長。正是與企業保持著同樣的經濟目標,南翔也更加宜業,成為了企業落戶郊區、創業發展的首選。
在環境效益層面,南翔的發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轉型則更要摒棄過去粗放型、外延式擴張的發展方式,以經濟反哺環境,打造更加適宜人居的生態環境。這些年,南翔全鎮綠化面積從2008年的102萬平方米增加到272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化面積從12平方米增加到18平方米,林地從3868畝增加到7034畝,森林覆蓋率從3.69%增加到12.9%。
在社會效益層面,南翔這些年聚焦“人文南翔”品牌建設,緊扣文明創建、群眾文藝和文化傳承,促進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交融,不斷擴大全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影響力和認同感。近年來,南翔人不斷深入傳承和傳播古鎮文化,修舊如舊開發南翔老街,深入挖掘上海傳統文化;十年如一日,以“小籠,讓生活更滋味”為主題辦好南翔小籠文化展,“南翔小籠”已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為了南翔一張響噹噹的文化名片。
新建了古猗幼兒園、留雲中學等學校;建成新鎮區事務受理中心和東社區鄰裡中心;完成東社區棉翔路等10條道路的建設;形成了總長度47.8公里的便捷暢通的公共交通網絡;去年5月開放的近2萬平方米的體育、文化、休閒綜合體“翔立方”,讓周邊82個小區的近20萬居民有了體育運動、健身休閒的場所……“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大量人口的導入,人們對公共配套設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南翔在這方面花了大力氣推進。如今,一個宜居宜業、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化新型城區已在南翔初具規模。”嚴健明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