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第七批金融創新案例發佈

2017-01-11 14:49:08|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本報訊(記者唐瑋婕)上海自貿試驗區第七批金融創新案例昨天發佈,重點聚焦“金改40條”發佈以來,金融要素市場和金融機構通過深化運用自貿試驗區金融制度創新,積極開展金融創新試點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在自貿區首次發行人民幣地方債、上海票據交易所以及中國信託登記公司的落地等全部在列。

  此次發佈的金融創新案例共有15個,分為四大類。其中,金融市場創新的案例多達8個,即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首批3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市財政局通過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在自貿試驗區面向境內外投資者首次發行30億元人民幣地方債,星展銀行(中國)、匯豐銀行(中國)和渣打銀行(中國)等外資法人銀行首次參與我國地方政府債券承銷,境內外投資者踴躍認購;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成功發行30億元人民幣綠色金融債券,成為首只由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金融機構發行的綠色金融債券;上海清算所推出自貿區債券櫃檯業務平臺,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通過該平臺與其非金融企業客戶完成首筆自貿區櫃檯債券交易;上海保險交易所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創新型保險要素交易平臺,填補了國內保險要素市場的空白;上海票據交易所于去年12月8日開業,是人民銀行推動籌建的全國性票據報價交易、託管登記、清算結算、信息查詢和票據風險監測平臺,也是人民銀行實施貨幣政策和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中國信託登記公司于去年12月26日掛牌成立,是銀監會批准設立並直接監管的全國唯一信託登記機構,將為完善規範信託産品交易市場,提高信託資産流動性發揮重要平臺支撐作用;上海黃金交易所自主研發“易金通”移動互聯網黃金交易系統。

  金融機構創新的一個案例是首批“CEPA補充協議十”框架下2家合資券商申港證券與華菁證券成立。而自由貿易賬戶創新方面共有兩個案例,包括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等金融機構為區外科技創新企業和海外引進人才開立自由貿易賬戶並辦理相關業務,進一步拓展了自由貿易賬戶服務功能;浦發銀行基於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成功發行首單自由貿易賬戶外幣理財産品。

  在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方面,這次發佈了4個案例,分別是華夏銀行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為自貿試驗區進口平行汽車推出基於自由貿易賬戶的跨境金融及供應鏈融資綜合配套金融服務方案;上海航運保險協會在全國首推海事訴訟保全責任保險;上海航運保險協會發佈上海航運保險指數(SMII);本市在全國率先推出建築工程品質潛在缺陷保險,並在浦東新區商品住宅和全市保障性住宅工程中進行實施。

  未來四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決勝階段。上海將進一步深化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引領示範作用,對標建設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對標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對標國家戰略和金融改革開放總體部署,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努力為國家戰略實施和金融改革開放做出新貢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