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為一座特大型城市,按照“最嚴的準入、最嚴的執法、最嚴的處罰、最嚴的問責”要求,創新和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切實提高了食品安全監管水準和能力。但也要看到,由於常住人口龐大,流動人口頻繁,食品供給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加之近年來從國外進口的食品日益增多,食品流動渠道非常廣泛,上海的食品安全監管仍然面臨不少挑戰。
特別是,要樹立全球城市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標杆,有必要進一步與國際慣例接軌,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增強對食品安全事件以及由此引發的公共衛生風險防範能力。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強力推進食品生産經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從媒體報道看,上海雖然建立了食藥監體制,大多數食品企業能按照法律要求做到行業自律,但也有一些企業把應承擔的“民以食為天”的社會責任放在自身利潤考核目標之下,出現了過期食品不召回等多種食品安全事件。
為此,建議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監管綜合信息系統建設,發動有生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督。比如,加大新聞媒體對劣質食品企業和劣質食品的曝光力度;開展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試點,推廣可溯源食品生産標識技術;對餐飲企業的管理應進一步加強屬地化,把管理重心下放到街鎮社區,引入消費者作為監督員,加強相關的第三方志願者組織建設。
加強食品安全職業監管隊伍建設
以一些區為例,食藥監部門平均每4人監管3個街鎮。因此,他們通常只能選擇少數大企業進行日常檢查,而對大量中小企業實際上就管不過來了。
有鋻於此,有關方面有必要進一步嚴格執法機制、加強內部管理,使食品安全執法者真正做到廉潔自律、積極作為。
首先,要強化食品安全的責任追究制。造成食品安全隱患的,要及時消除;發現有關食品安全苗頭的,要及時制止。在冬春季疫病高發期,有關方面尤為要加強對畜禽食物的流通管理。
其次,發現有非法販賣野生鳥禽的攤販,相關市場管理部門和食藥監部門有責任及時制止。同時,醫療衛生部門有責任及時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最後,要加大對食品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其中,針對食品企業員工對劣質食品知情不報的情況,可以考慮追究相關人員的協同犯罪行為;如果相關人員主動舉報,則可得到獎勵。
用好大數據信息技術手段篩選安全隱患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食品品質進行全方位分析,對重點食品安全關鍵環節進行全覆蓋監管。為此,有必要建立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和涵蓋食品安全舉報功能的網站,進一步向市民普及鑒別食品品質、防範假冒偽劣食品的知識。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還可以規定從事生産的微觀經濟主體有報告産量的義務,這樣就可以統計行業的動態産量和品質進行分析。依據數據,政府可以對生産、加工、流通等各環節進行監控,及時發現問題,篩選可能産生食品安全的隱患。
借鑒“菜籃子”經驗深化推進定單農業
某種程度上,食品安全問題與經濟體制不合適、市場過度競爭相關,個別領域甚至由此發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有關方面應辯證看待食品産業的這個特性,既不能完全按需生産、計劃供應,也不能完全放棄對産業區間的調控。
比如,要發揮國有企業的主導力,發揮基層社區組織的作用,加強産銷對接,走食品品牌化之路,樹立食品安全的標杆。
再如,加強域外食品生産基地建設,借鑒“米袋子”“菜籃子”經驗,從産業鏈源頭做起,涵蓋種植養殖、採購銷售、物流運輸、倉儲管理、食品加工、品牌推廣、食品銷售、政府監管、標準制定、公民舉報、信息公示等環節,實現食品安全溯源,形成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過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