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兩會: 委員追問文藝怪象

2017-01-18 10:42:00|來源:新民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新民網訊】兩會期間,海派文化的發展和現狀引發關注。在連日的分組會議以及16日的“弘揚城市精神,彰顯城市文化品格”專題會議上,多位政協委員就海派文藝創作、市民文化藝術生活方面的熱點問題建言獻策。

  新上海故事是“富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了激發文藝創作活力的問題,連日來,許多政協委員也就此展開探討。市政協委員、編劇王麗萍表示,從産量上看,我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電視劇第一大國,電視劇反映生活、傳遞價值的作用也深受觀眾認可。面對2019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2021年建黨100週年等重要節點,應該有超前的創作意識,在現實題材、革命歷史戰爭題材方面下功夫。

  對此,市政協委員、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部主任厲震林在《關於加大力度支持和資助有關新上海故事文化項目的建議》中也提到,目前文藝作品普遍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題材較為關注,但改革開放以來的上海故事其實特別精彩,“新上海可歌可泣、驚心動魄甚至大手筆的故事很多,比如浦東新區的開發、城市的改造。具體來説,張江就有3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白領,他們的奮鬥故事如果深入挖掘,會是一個很好的富礦。”

  當然,也有委員對目前文化市場的亂象提出批評。“只靠年輕的臉博取關注的偶像劇太多,深入描寫中老年人內心世界的作品遠遠不夠,這是後浪過早地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市政協委員、演員何賽飛對時下“小鮮肉”霸屏的問題就頗為擔憂。她認為,有關部門應對影視製作項目積極把控,對不同題材進行一定的調配,以免行業一窩蜂地追逐熱點,導致作品內容導向、價值觀缺失。

  演唱會門票漫天要價

  演唱會門票一年比一年貴,歌迷承受得了嗎?這個問題引發了政協委員們的關注。市政協委員朱建國提出了《關於規範演唱會天價門票、實行票務倒查備案制的建議》,就此前滬上個別演唱會出現的“天價門票”問題建言獻策。

  他認為,如何定價及售票本屬於市場行為,由供需關係決定,但過高的票價,嚇跑了觀眾,有悖于當下文化市場發展的主流,監管部門應當儘快介入,全面調查。

  朱建國同時提出,目前演出領域的法律規範還存在一定空白,沒有細化到類似鎖票、囤票等新現象,演出票務的管理也是真空地帶。上海作為全國甚至全球最大的文化演藝市場之一,應考慮率先出臺一個有操作性的演出經紀規範,將票務經紀(即票務公司)納入其中,採取事後報備、統一監管的模式,有問題的票務公司應當直接納入黑名單。

  而市政協委員、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藝術總監吳孝明也向記者表示,“天價門票”事件雖是極端個例,但要求政府好好思考新的管理辦法,將演出的各個環節納入管理,跟上文化發展的節奏,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改革的成果。“具體到管理上,政府不能一味地打壓,而是要研究、評議文化市場的價格體系,要有一個基準指導線。”吳孝明説。

  兒童劇亟需年齡分級

  孩子,是今年上海兩會的熱門議題。為小朋友服務的兒童劇,也受到許多委員的關注。在16日“弘揚城市精神,彰顯城市文化品格”的專題會議上,市政協常委,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院長、藝術總監蔡金萍透露,目前學齡前兒童走進劇場的機會很多,去年兒童劇場共同主辦和合辦演出264場,共接待11.8萬人次,平均上座率80%,總票房收入達到1300萬元左右,“我們希望文教結合得更緊密一些,比如德育課是否能和一些優秀的經典紅色劇目集合起來,讓學校走進劇院,也讓院團多走進學校。”

  由於兒童劇市場魚龍混雜,很多家長分不清一台兒童劇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層次,臺盟上海市委今年提出《關於進一步規範舞臺演出市場的建議》,希望以兒童劇為試點,加快推行分級制。對此,蔡金萍也認同地表示,由權威專家參與把關,為兒童劇提示年齡分級很有必要。“兒童劇的跨度是從0到18歲,如果選了低幼的演出,高年級的孩子不感興趣,但有些內容年紀小的又不太理解,因此一般正規演出方一定會寫清出品單位、劇目內容、適合哪個年齡段。但現在市場出現的很多‘三無産品’卻不是這樣,內容亂七八糟,舞臺粗製濫造,對孩子的審美、價值觀都有影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