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區居民健身難 盤活公共體育場地存量資源

2017-01-20 08:27:3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隨著市民健身需求的日益提高,申城中心城區部分老小區現有的健身設施愈發難以滿足市民的需求。市人大代表李原調研發現,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緊張,社區的小型體育場地資源供給有所缺失,老式社區健身點的器材配置已落後於大眾的需求,市民健身活動中心街鎮覆蓋率僅40%。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李原代表在書面意見中提出,建議對現有體育場地資源挖掘潛力,在開放時間、項目、優惠措施等方面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到福利。據《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顯示,老城區等場地要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到2020年,全市範圍內要建成區級體育中心23個,新建市民健身活動中心50個、市民多功能運動場150個、市民足球場100個、市民健身步道300公里。而這一遠期規劃難以解決眼前部分老小區的“健身難”問題。

  李原代表在書面意見中寫道,群眾對體育健身、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強,現有公共體育資源供給不足,特別是體育場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年來,上海市政府持續推進公共運動場、百姓健身步道、百姓健身房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群眾的需求。但總體上看,公共體育場地資源的有效供給仍然不足。

  李原建議,加強已建成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管理,進一步盤活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存量資源,在方便市民查詢、預訂場地之餘,為體育公共服務相關政策提供參考樣本。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在全市有條件的區域先行先試政府購買體育場館公益開放服務的採購辦法和補貼標準,鼓勵經營性體育場館開展公益性開放服務。(新民晚報新媒體兩會報道小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