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推超市錯收價款退賠機制

2017-01-24 09:32:32|來源:新華社|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新華社上海1月23日電(記者周蕊、葉鋒)針對居民反映集中的超市“低標高結”問題,上海價檢部門23日公示首批個性化價格誠信承諾企業名單,滬上主要大型超市賣場均承諾參與錯收價款退賠機制,一旦出現“低標高結”將及時退款並給予相應賠償。下一步,上海還將實現價格誠信度在第三方平臺展示,讓失信者“步步難行”。

  記者查閱發現,超市錯收價款退賠機制的19家超市名單基本覆蓋了滬上主要超市賣場,包括家樂福、麥德龍、歐尚等大型外資超市和永輝超市、世紀聯華等本土連鎖超市。這些超市承諾,消費者在店內消費,如果結算價格高於標示價格,企業會主動退回消費者多付價款並給予一定的賠償。比如,上蔬永輝超市提出在退款之餘,按差價的3倍賠付;大潤發則提出退款和差價3倍賠付,最高賠付100元。

  上海市消保委法研部主任汪鶇説,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賣場出現“低標高結”時,退款是“規定動作”,但賠款卻是“自選動作”。經營者主動推出承諾是一種自我加壓,也是落實主體責任的表現,消費者也要積極用腳投票,做好“啄木鳥”,監督企業落實承諾。

  和19家超市一起參與首批個性化價格誠信承諾的還有數家餐飲企業。包括星巴克、蘇浙匯等知名餐飲企業承諾在機場、火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大型景點等相對封閉區域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不高於其在相對封閉區域外的價格。

  上海市價檢局局長施耀恬説,2016年辦理涉及價格案件495件,涉及金額2.6億,價格檢查工作“量大面廣”。超市“低標高結”和封閉區域內餐飲價格高的問題一直以來是居民反映的熱點,但考慮到大型超市的品類有的高達5萬件,出現差錯有一定客觀因素影響,封閉區域的價格“貴”也存在房租等一定的客觀原因限制。針對此,價格主管部門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願、社會監督”的原則,倡導企業加入到個性化價格承諾的隊伍中,由事後監督轉向事前防範,從源頭破解價格監管難題。

  施耀恬説,為營造守信獲益、失信受懲的良性競爭環境,在現行將失信行為納入信用監管體系的基礎上,上海未來還要將守信行為納入信用監管體系,在檢查頻次和違法行為的處罰裁量等方面予以不同的考量。而價格誠信度的評判未來將探索和第三方平臺合作途徑,將價格誠信度展示在網站上。

  據悉,此次公示名單還將實行動態管理,發現有承諾無法兌現的情況將及時撤回公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