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邊防支隊:用“申邊”文化強警育魂

2017-02-08 16:35:16|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中新上海網2月7日電(陸澤昭)近日,為官兵購置網上圖書館和網絡課程賬號;全面建設基層派出所綜合文化活動室和“警營文化沙龍”;開展“邊防家屬看邊防”系列活動……等10項文化工作被納入上海市公安邊防支隊黨委2017年度惠警實事工程目錄,為這個支隊持續深化文化建設提供了紮實保障。

  以文化強警,用文化育魂。上海市公安邊防支隊在文化工作中從部隊實際出發、緊密貼合“海派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在文化陣地結出了纍纍碩果。

  從“急火快炒”到“若烹小鮮”

  “搭臺匯演熱鬧精彩,但演出時間短暫,一年一次根本看不夠。”在2016年初的文化工作調研中,文化需求量增長、文化欣賞品味提高成為了這個支隊近九成官兵的共同呼聲。

  “從官兵的文化需求出發,才能不斷提陞官兵對文化活動的參與感、滿意感、認同感。”這個支隊政治委員袁濤向記者介紹,“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不能靠一朝一夕整合速成,應當充分發揮官兵的主創精神,鼓勵官兵在日常邊防勤務工作中開展文藝創作,把貼近官兵生活的作品送上舞臺,用文藝作品的藝術魅力鼓舞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這個支隊根據官兵特長建立起“文藝小分隊”,每年根據新兵入伍、大學生入警、部隊院校畢業生分配等時間節點對“文化人才庫”更新,邀請駐區文化藝術中心根據藝術分類進行面對面指導,開展“邊防官兵走邊防”采風活動,組織官兵觀看駐地政府、藝術團體舉辦的文藝演出,為文藝骨幹創作、編排節目提供時間和場地保障。

  在2017年迎新春文藝匯演節目挑選工作中,京劇、民樂表演唱、音樂短劇、相聲、小品等十余種藝術形式的節目上報參選,打破了過去以歌舞節目為主,內容距離部隊生活較遠的局限,其中《智取威虎山》、《水庫衛士》2個節目還登上《解放軍報》新媒體平臺的“第一屆軍營網絡春晚”舞臺。

  説官兵自己的話、演官兵身邊的事。“文藝小分隊”充分運用中秋節、建軍節、國慶節和重大安保任務期,送節目到基層,送歡樂到一線,並積極參與各類軍民聯歡活動,在發揮文藝骨幹作用的同時,逐步提升警營文藝“軟實力”,推出了一系列精品節目。

  從“文化分享”到“文化傳承”

  邊防駐地是官兵的“第二故鄉”,官兵們不僅肩負著守護沿海一線的職責使命,也有傳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責任。這個支隊在文化建設中,始終高度重視與地方文化融合發展,逐步實現了從分享社會文化成果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轉變。

  這個支隊積極與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溝通,根據部隊實際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進行試點推廣。2017年1月9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浦東繞龍燈”傳習基地揭牌儀式在這個支隊青草沙邊防派出所舉行,20余名邊防官兵成為了這一項目的最新傳承人。

  “繞龍燈藝術中蘊含著一種精神,這是一種崇尚水的靈動與力量的剛勁之美的精神,是一種開拓進取、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67歲的“海派龍王”陸大傑對年輕的傳承人寄予厚望。

  “過去,官兵們在業餘時間大多通過電視和網絡觀看藝術節目,能夠直接參與藝術的機會少之又少,親身參與非遺項目傳承,既為官兵提供了接觸藝術、融入藝術的寶貴契機,也為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激勵隊伍蓬勃向上的精神大有脾益。”青草沙邊防派出所政治教導員屠建淼告訴記者。

  從“外化娛心”到“內化育人”

  如何讓豐富精彩的文化活動既能愉悅人心,又能夠直抵靈魂提陞官兵精神境界?打造一張專屬文化名片,提陞官兵的精神層次,成為了這個支隊黨委的共同認識。

  把“海納百川,相容並蓄”的海派文化融入“青春淬火,忠誠奉獻”的警營生活,逐步發展成熟為以“申邊人、申邊事、申邊愛”核心的上海公安邊防支隊文化主旋律。支隊通過開通“申邊人”微信公眾號,用心説好每一個身邊故事,激勵廣大官兵學習典型、看齊先進;通過拍攝微電影《申邊英雄》,並舉行線上、線下首映禮,激發了廣大官兵的愛崗熱情和上海邊防的社會影響力;通過設計支隊隊徽、徵集隊伍口號、製作《申邊有我》主題明信片等,增強了官兵的歸屬感和凝聚力;通過連續4年舉行“情牽萬里,愛在申邊”上海、新疆、西藏三地公益助學活動,培育了官兵熱愛邊防、奉獻邊防的精神;通過在市級媒體聯合策劃“大愛邊防,情係申城”巡禮,全面展示了支隊官兵的良好風貌。

  用文化直抵人心,用文化激勵精神。在“申邊”文化的感染下,這個支隊的多名官兵榮獲市、區級雙擁先進個人、道德模範、優秀社區民警等殊榮,打造了親切、靚麗的“申邊人”形象,“有困難找邊防”成了邊防轄區群眾的第一選擇。(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