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孩子的“夢想合唱團”在上海唱響新春之音

2017-02-09 12:21:08|來源:新華社|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新華社上海2月8日電(記者郭敬丹、許曉青)“我們從遠古走來,我們是三江的兒女,我們跟著月亮,我們追隨太陽……”16名傈僳族孩子的無伴奏童聲合唱民歌《從月亮走向太陽》,將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內舉辦的一場新春音樂會推向高潮。

  很難想像,這是一支組建不到1年的業餘合唱團,孩子們都來自雲南騰衝滇灘鎮希望小學。合唱團的組建,是2016年上海志願者在雲南開展“文藝扶貧”的新探索。農曆新春,獲得社會資助和支持,合唱團裏16名小夥伴翻山越嶺,從騰衝來到上海,圓了那個“在大城市裏唱歌給更多人聽”的音樂夢。

   “他們的歌聲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太寶貴了!”上海小熒星合唱團音樂老師陶淵超説。陶淵超去年前往滇灘鎮,幫助組建這支“夢想合唱團”。

  孩子們的校長李新方告訴記者,孩子們大多是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坐飛機,有的甚至是第一次離開當地的縣城。

  首次走上專業舞臺的孩子們有些跼踀。“老師説,晚上會有很多人來聽我們唱歌。很開心,特別激動。”12歲的蔡國美説。

  蔡國美提到的音樂會,是新春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辦的眾多音樂會之一。這場音樂會由78歲的指揮家陳燮陽指揮,上海交響樂團先後演奏《春節序曲》《花之圓舞曲》《假日小號手》等富有春節喜慶氣氛的作品,而傈僳族孩子組成的“夢想合唱團”則壓軸出場。

  興奮、快樂!散場後,傈僳族孩子們仍沉浸在“圓夢”的激動裏。觀眾散去後,他們選擇在空蕩蕩的音樂廳裏,重新回到臺上,又唱起了自己最拿手的歌曲,再過一遍民歌癮。

  “孩子們很珍惜這個機會。”陶淵超説,城市和大山的距離因音樂而縮短。

  據上海交響樂團有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以來,通過企業和社會贊助支持,更多來自貧困地區的原生態歌手和合唱團體有機會走上大城市的專業舞臺演出,包括雲南文山“坡芽歌書”等一批少數民族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也通過上海音樂舞臺得以向世界展示,更多的少數民族小歌手也有機會圓夢國際大舞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