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基金總經理離職 寶盈海富通規模小壓力大

2017-02-10 15:42:18|來源:中國經濟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經過了去年的大幅震蕩,諸多基金公司在業績表現上都差強人意,再加上私募行業的快速發展,致使公募基金行業內的精英人才加速流失。

  從近期發佈的公告看,進入2017年才1個多月時間,已經有四位總經理級別的高管選擇離職,諸如對投資領悟深刻的楊東,又或者擁有多年海外經歷的劉頌,雖然他們都對外宣稱因個人原因離職,但業內總結,原因無非三個:激勵不到位、業績不達標、高管不和諧。而對於背後的真像,只有投資者自己思索了。

  “業界良心”興全基金總經理楊東離職

  就在上個月,興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佈聲明稱:總經理楊東因“個人選擇”,已于2017年1月19日正式離任,自1月20日起不再擔任公司董事、總經理職務。這是進入新一年後的第一起公募高管離職,但也由此拉開了序曲。

  楊東可謂是興全基金甚至基金業的大佬級人物。資料顯示,楊東生於1970年,歷任福建興業證券公司上海業務部總經理助理,證券投資部副總經理兼上海業務部副總經理,興業證券的證券投資部總經理,興業證券總裁助理、投資總監。

  2002年,楊東開始籌備組建興全基金(彼時公司名稱為“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8年初公司名稱變為“興業全球基金”,2016年底再次更名為興全基金).2003年9月30日,經證監會批准,興全基金在上海成立,楊東同時從興業證券的職位上離開,赴任興全基金擔任總經理一職,一晃就是13年。

  這13年來,在楊東的領導下,興全基金業務呈現出穩紮穩打不冒進的特點。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興全基金旗下僅20余支基金産品,資産合計1111.49億元,排在行業第21位。

  從2007到2015的九年裏,興全基金的主動股票投資能力有七年均保持在行業前十位。2015年該公司盈利達180.79億元,在28家盈利百億級的公募基金中排名第九位。數據顯示,過去三年(2014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19日),興全基金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算術平均收益率92.96%,在管理2隻以上(含)公募基金的管理人中排名第1;過去五年(2012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19日),興全基金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43.36%,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

  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是,當2007年A股突破6000點高位時,他曾以公開信的形式“苦勸”基金持有人贖回股票基金。由此也成為國內首個、也是到目前唯一一個敢於放棄公司短期利益、勸基民贖回的公募基金總經理,被基民譽為“業界良心”。而8年後的2015年,當股市站上4414點之後,楊東的看空觀點再次鮮明。

  對於楊東離職的原因,其個人曾表示希望先休息一段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用於健康和家庭。但也有內部人士透露,之前楊東與興全股東層面多次表達管理層股權激勵的想法,但被股東層面拒絕,楊東想要一個更為寬鬆的環境,私募顯然更適合他施展拳腳。

  善於投資的華商副總經理劉宏離任

  緊接著,華商基金也宣佈,公司副總經理、明星基金經理劉宏于1月25日離任,離任原因係個人原因辭職。

  資料顯示,劉宏此前任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投資決策委員會委。2002年7月至2007年2月就職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任項目經理;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就職于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任高級分析師。2008年4月加入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9年11月24日至2011年5月31日擔任華商動態阿爾法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助理。2011年5月31日起至今擔任華商價值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2年4月24日起至2013年12月10日擔任華商産業升級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3年2月1日和2014年3月18日起,擔任華商盛世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與華商創新成長靈活配置基金的基金經理,直至離職。

  從其任職期的回報率看,四隻基金無一虧損,盈利最小的為華商産業升級混合,管理1年又230天,凈值回報率23.41%,盈利最多的是華商價值精選混合,管理5年又242天,凈值回報為118.53%,並且在同類産品中排名位於前三分之一,長期業績表現均向好。看來其也是一位對投資深有感悟的高管。

  據悉,華商基金成立於2005年,12年來公司奪得了諸多業內大獎,以2016年為例,華商基金連續奪得金牛獎、明星基金獎、金基金獎、最佳收益表現(權益類)基金公司獎、年度卓越發展潛力基金公司獎等諸多獎項。而劉宏自11年擔任基金經理之後,也是收穫榮譽無數,基本上該拿的獎都拿到了。

  “強硬派”寶盈基金總經理汪欽離職

  1月26日,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佈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汪欽因個人原因辭職,離任寶盈基金總經理,由公司董事長李文眾代任總經理一職。

  據了解,汪欽自2010年接棒寶盈基金後就在公司強勢推出一系列改革,並進行人員大換血,其中尤以“投研銷一體化”改革為最,由此,汪欽也飽受爭議,部分員工抱怨其“重行銷,輕投研”。

  “所謂投研銷一體化,就是通過設立股票池解決投研一體化,基金經理只能操作股票池裏的股票,此外每只新基金的管理費拿出一定比例作為超額獎金,基金經理與研究員、銷售人員平分。研究人員按推薦股票對凈值增長的貢獻率,測算應得的獎金,銷售人員則按銷售數據來測算。”曾有寶盈基金內部人士對媒體表示,“這很大程度上激發了研究員和銷售人員的熱情。”

  不過,也正是這樣的改革讓寶盈的管理規模慢慢增長了起來。數據顯示,寶盈基金2011年底管理的規模不到百億,隨後幾年,公司管理的規模開始迅速增長,至2015年牛市高點時期公司管理的規模高達826.21億元。但在2016年的衝擊下,公司管理規模又大幅縮水了42%。

  近些年來,公司還引進了包括王茹遠、彭敢等優秀的基金經理。其中王茹遠管理的寶盈策略增長和寶盈核心優勢兩隻基金業績表現突出,尤其是寶盈核心優勢在2013年更是以56.40%的年收益獲得了2013年度混合型基金冠軍。而彭敢也同樣表現不俗,其管理的寶盈資源優選在過去的2年、3年及5年間,業績排名均處於行業前10。2014年彭敢接手寶盈策略增長,當年該基金在股票基金中排名第5,而2015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海歸派”海富通總經理劉頌離職

  2月4日晚間,深交所網站發佈的公告信息顯示,海富通總經理劉頌因個人原因離任,由董事長張文偉代任總經理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擁有英國國籍的劉頌,在牛津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歷任景順長城基金常務副總裁,香港景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駐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路透香港亞太區資産管理及研究總監,路透倫敦資産管理戰略企劃部全球總監,英國倫敦洛希爾父子有限公司投資銀行助理。

  在加盟海富通基金之前,劉頌在景順長城基金擔任副總,後從景順長城基金離職,于2015年4月29日正式任職海富通基金,在劉頌任職海富通基金一年多的時間裏,海富通基金管理的資産規模從2015年一季度的278.37億元,增長至2016年底的442.05億元,不過,儘管海富通公司管理的總規模有所增長,但體現基金公司投研實力的主動管理型産品規模近年來則急劇萎縮。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海富通基金管理的主動管理型基金規模合計115.01億元,總體佔比不足三成,其中,股票型基金的規模僅為2.36億元,滑落至歷史低點,混合型基金的規模為112.65億,大幅低於近七年的歷史規模均值的197億元。

  據媒體報道,劉頌的下一站可能是海外對衝基金。2015年時,劉頌曾對媒體表示,大量公募基金經理甚至總經理紛紛離職創業,是國內資産管理行業並未成熟的標誌之一。劉頌認為,這在將來可能會出現此消彼長的狀況。一方面基金公司一直在改進,另外一方面有部分基金經理在奔私之後失敗的例子會變成案例,變成行業的經驗。

  雖然以上幾位的離職原因都對外公佈為:個人原因,但業內來看,基金公司高管離職的原因無非就三個方面:公司的激勵機制不到位,不滿意薪酬和機制方面的安排;其管理的産品業績不佳,主動離職;股東層面變動,陷入人事紛爭等。相信投資者對於上述現象也都有自己的見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