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平價菜攤位菜價便宜近一半 青菜一元一斤

2017-02-16 11:37:24|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據《勞動報》報道,春節過後,申城菜價總體平穩。而市民在購菜時,還能覓到低於市場價近一半的平價菜,選擇更為豐富。據悉,市商務委自去年夏天極端高溫天氣下推出平價菜攤位以來,申城各區都已經積極響應,今年,中心城區菜場內的平價菜攤位仍將延續,政府補貼力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青菜一元一斤日售百斤

  “青菜只要一塊一斤?給我稱一斤。”昨天上午,熱鬧的海康菜場內人頭攢動,陳傳花的攤位前更是圍著不少消費者。“青菜1元/斤、生菜1.6元/斤、大白菜1.2元/斤、土豆1.6元/斤。”插在菜堆裏的紅色小牌子上標著讓利價格,格外醒目。陳傳花一邊招呼著,一邊伸手將青菜裝袋。只半個小時功夫,厚厚的一堆青菜就所剩不多。

  “今天光是青菜就賣了近百斤。”陳傳花笑著説,一天下來,秤青菜都秤得手酸了。

  陳傳花告訴記者,每天菜場裏都會推出四樣平價菜品,根據時令的不同,菜品有所變化,在綠葉菜的基礎上,還會增加土豆、蘿蔔等時令蔬菜。“我們菜場的十幾家攤位輪流銷售平價菜,當天銷售的攤位可以獲得100元的補貼。”她告訴記者,因為菜場攤位多,一個月自己也就能輪上兩次銷售平價菜。“平價菜價格可以比市場價便宜接近一半。補貼100元後,其實單一品種的利潤和正常價格銷售也差不了太多,而且銷售平價菜的同時也會拉動其他菜品的銷售,這樣一個月下來我們的收入還能增加300元左右。”

  賣菜者受益的同時,消費者也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家住附近的退休職工楊女士就坦言,“高溫天、寒潮天,有時候菜價都漲到5元/斤,現在有了平價菜,就不用再擔心了,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綠葉菜。”據她透露,今年春節,菜場還特地增加了一個平價菜銷售攤位,消費者買到平價菜無需大排長隊,購買十分方便。

  平價菜將以綠葉菜為主

  海康菜市場負責人陸麟告訴記者,菜場自去年夏天推出平價菜攤位以來,一直延續至今,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政府部門推出平價菜主要是為了穩定菜價,防止極端天氣帶來的菜價劇烈波動。考慮到本地消費者的消費飲食習慣,平價菜主要以綠葉菜為主,包括時令的青菜、雞毛菜、生菜、塔菜、菠菜。”市商務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上海銷售的綠葉菜主要來自本市郊區,一旦出現極端的高溫、極寒天氣,都會對市場的供應、價格産生巨大影響。“平價菜攤位的出現,也能適當降低其他蔬菜品類的價格。”

  據該人士透露,冬天由於蔬菜需求處於相對淡季,今年氣候較暖,利於蔬菜生長,菜價波動幅度低於往年,主要是受到春節期間人工成本的影響。為此,靜安、黃浦、長寧、普陀、楊浦等中心城區都延續了以往的標準化菜市場平價菜攤位補貼工作。

  中心城區平價將常態化

  市商務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平價菜攤位的推廣主要集中在本市中心城區,包括靜安、普陀、楊浦、黃浦、徐匯等8個區都在積極推進這一工作。“每個區的補貼政策各有不同,這也需要區商務委和區財政的默契配合,把補貼落到實處。今後的具體補貼政策、具體平價菜攤位的數量,都是根據各區的實際情況和財政撥款情況來綜合考量的,不過在菜價波動較大時,補貼力度就會相應提高。”

  普陀區商務委副主任茅開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普陀區的平抑菜價專項補貼工作其實已經開展多年,今年的補貼對象共分四類:每個標準化菜場自營攤位,獲評的區級、市場級誠信攤位或爭創誠信攤位的經營戶,保障供應銷售點,以及居民普遍反映誠信經營的攤主。“獲得平抑菜價專項補貼的攤位總數將佔到標準化菜場攤位總數的10%。”

  記者獲悉,今年2月1日至7日的一週時間內,普陀區啟動了今年首次保障供應、平抑菜價專項補貼,要求必須有6個綠葉菜品種低於市場價20%-30%銷售。今年一季度,該區將共計向平價菜攤的經營戶發放補貼款約146萬元,補貼標準不超過每月1000元,每個季度發放一次。全年用於平價菜攤補貼工作的款項將達到400余萬元。

  靜安區已實現全覆蓋

  在靜安區各個菜場,目前已經實現了平價菜攤位的全覆蓋。今後,平價菜攤位將常態化出現。

  靜安區商務委的一位相關人士則向記者透露,“從去年4月底開始,全區就實行每個菜市場每天設置一個平價菜供應攤位,以低於市場價15%至20%的價格銷售,每個菜市場每個平價攤位每天給予補貼,‘兩淡’和‘三節’期間則是增設平價菜攤位,以低於市場價20%至30%的價格銷售。”

  據悉,靜安區去年全年保供穩價資金總額達690萬元。“今年將至少維持這個數字,或還有小幅上調。”該人士指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