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證券:地方國改先鋒 上海揚帆再起

2017-02-20 15:30:20|來源:上海證券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上海國資總量大、效益高:上海地方國資的總量在12萬億元左右,佔全國地方國有資産總量的1/10。2014年,上海市地方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74萬億元,同比增長6.5%。利潤總額2541.63億元,同比增長 12.7%。目前,上海市國資的資産證券化率約為35%,從行業分佈情況來看,上海市上市國企自由流通市值前五位行業分別為房地産(1317億)、交運、傳媒、汽車、電氣設備。截至2012年底,61%的國資集聚在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以及功能性保障性領域。

  上海國企改革穩步推進,改革重視産業佈局與國資流動:2013年12月上海市發佈“上海市國資20條”,奠定了上海國企改革排頭兵的地位。從出臺的政策來看,上海國資改革重視産業佈局與國資流動。對於國資産業佈局方面,提出聚焦産業鏈、價值鏈,深化開放性市場化雙向重組聯合,加快調整不符合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發展要求的産業和行業。對於國資流動性方面,強調推動企業整體上市、核心業務資産上市或引進戰略投資者;建立國資流動平臺(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國際集團)。

  頂層設計方案的出臺將進一步推動地方國企改革:2015年9月 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的出臺為後續中央及地方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全面的指導。值得一提的是,關於集團改革方面,《意見》明確指出“加大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力度,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這是首次表態鼓勵集團層面公司整體上市,以前都是針對集團下屬子公司、分公司的改革,將為旗下國有集團層面的改革打開更大的想像空間。因此,我們主要以集團為切入點,梳理地方國企改革的投資機會。

  根據上海省屬及區屬集團所屬的産業、集團資産規模、盈利能力、集團改革經驗、改革路線及規劃等方面,我們重點關注四大集團:東方國際集團、上海紡織集團、上海華誼集團、浦發集團。

  東方國際集團:目前集團資産證券化率約為28.4%,2014年集團內部會議中明確提出,將努力推進集團整體上市。東方創業是集團旗下唯一的上市平臺,在上海自貿區擁有一定的保稅物流倉儲産業,另外,公司在迪斯尼也擁有一定物業。結合集團整體上市的戰略,我們認為集團後續核心商貿物流資産將會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建議重點關注存在集團整體上市,資産注入的預期:東方創業(600278)。

  上海紡織集團:集團目前資産證券化率較低,不到10%。集團明確表示將加快推動集團整體上市。2015年4月,上海市國資委將集團 49%股權劃轉至上海國盛集團。龍頭股份作為集團品牌經營及紡織産業平臺,存在引入戰投的預期。建議重點關注:龍頭股份(600630) 。

  上海華誼集團:目前集團資産證券化率較低,約為39.2%,集團改革方向明確為整體上市。2015年3月,集團將部分化工核心資産注入雙錢股份。另一家上市平臺氯鹼化工,還未出現大的的改革動作。結合三家上市公司的主營情況,市值,主營與集團未上市資産的關聯性等方面,我們認為氯鹼化工(600618)值得重點關注。

  浦發集團:集團早于 2007年率先進行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試點。集團目前資産證券化率較低,僅為14.38%,而集團層面凈資産是上市公司資産的7.2倍,集團“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提高資産資本化和資本證券化運作能力。建議關注集團唯一上市平臺,存在資産注入預期:浦東建設(600284)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