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百家影院為老年人提供優惠票

2017-02-21 13:34:2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為了讓更多的老年觀眾能走進影院觀賞影片,在上海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的號召下,3年前上海有105家影院開始為60周歲及以上老人提供35元以內的特惠票價。記者今天獲悉,這一隊伍在擴大,目前上海的250家影院中,優惠活動覆蓋率己近二分之一,不久,有望達到四分之三,即150家。

  實行老年人電影優惠票價近3年,記者昨日走訪滬上多家影城後發現,這樁便民利民的好事,儘管實行起來困難多多,但依然有不少影院堅持了下來。

  依然堅持

  國泰電影院是最早響應發行放映協會號召的影院之一。昨日,影院張經理告訴記者,從2014年至今,影院每天都會在12時之前為老年人開設一至兩場特惠場,票價控制在35元以內,或者以片方的最低限價為準。因為國泰電影院處於市中心繁忙地區,老年觀眾較多,所以活動開展還算順利。“只是有時候,片方的最低限價高於35元,還需要向老年朋友們解釋一下。”

  放映協會老年事業發展部部長劉愛維告訴記者,老年人公益票的實行,源於協會和上海慈善基金會于2014年3月份的一次合作。“我們原本打算每月為60歲以上老人舉行一場電影公益放映。後來慢慢發現,喜歡看電影的老人越來越多。所以,我們發出倡議: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身份證件,每週一至週五(除節假日外)去影院購買18時以前所有場次的影片,可享受35元以內的特惠票價。”

  這項倡議得到了本市105家影院的支持,這些有優惠的電影院分佈在除崇明以外的16個區,其中以浦東新區分佈最多,達到了22家。從2015年開始,活動升級成了“帶爸爸媽媽進影院”,協會開始嘗試和微信電影票合作,凡在網上購買電影票的老人,可以再獲得每張10元的優惠。

  困難不少

  上海博納國際影城中原店總經理查寧表示,作為放映協會的理事會員,影城受到協會條款約束,是必須對老年人實行這一優惠政策的。可對於那些非會員的影城來説,執行與否全靠自覺。此外,也有不少影院經理反映,如今上映的不少商業大片都是吵吵鬧鬧、打打殺殺,有些充斥血腥暴力,有些則前衛科幻,那些愛情片、故事片多是講述年輕人的生活情感,適合老年人觀看的電影很少。

  記者昨日走訪了滬上多家影城後發現,影城的配合度也是優惠政策實行期間的隱患。一些名單內的影城,本身對活動的執行就不統一。例如博納影城、國泰電影院、上影CGV大寧/莘莊影城堅持長期實行此項優惠政策,而UME新天地影城則在每年的7、8月暑期檔實行優惠。也有些影院,找了各種藉口,悄沒聲兒地退出了這項活動。

  劉愛維承認,優惠活動的條款尚存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要加強對影院執行方面的監督。“這個活動,我們應該還會繼續下去,希望以後能加強和片方之間的交流合作,把更多的優惠帶給老年觀眾,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放映協會影院管理部王主任告訴記者,時值公益場倡議提出並實行3年,協會目前計劃和和格瓦拉攜手,為老年人提供更為快捷方便的網上購票服務。“我們也在努力協調,希望能讓網站抹掉片方最低限價和倡議價之間的差價,給上海的老年人以更多的實惠。”

  微評:給老年人更多文化空間

  在法國,電影觀眾的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在中國,年輕觀眾撐起了整個電影市場,觀眾平均年齡只有20歲左右。

  所以,當我們在期待一些對老年觀眾來説更有效、操作更簡單的優惠政策之外,也應反思如今中國電影市場對老年觀眾群的冷淡。例如國內主流觀眾的口味多受美國商業大片影響,那些適合老年人觀看的、安靜溫情、細水長流的影片較少;再比如,35元至40元的票價,對於那些只拿退休工資的老年人來説,並沒有優惠太多,能否力度再加大些?

  在日本,老年觀眾是影院觀影人群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法國,70%以上的老年人有著非常好的文化消費習慣,每週去影院觀影至少一次。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大銀幕和越來越少的老年電影觀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一部電影作品,除了供人娛樂之外,更有其應該承擔的文化責任。人總是會變老的,給老年人更多的文化空間,就是給年輕人一個更好的未來。(新民晚報記者 張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