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地産加速回歸 豫園商城否認重組構成借殼

2017-02-21 14:27:10|來源:中國證券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剛剛在春節前耗資130億元拿下武漢兩幅地塊的復地,有可能借豫園商城的上市平臺,與復星集團旗下其它地産資産打包,實現曲線回歸A股。

  2月19日下午,豫園商城發佈《關於重大資産重組繼續停牌公告》。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告雖未公佈重組預案,但公佈了重組擬交易對象。據豫園商城公告信息顯示,此次交易對象涉及房地産行業,資産包中包括復星集團旗下的地産業務。

  眾所週知,豫園商城與復地集團均是復星集團控股公司,而此次交易對方中的復星高科和復星商業實際控制人均為郭廣昌,因此豫園商城稱,此次重組不構成借殼上市。

  不過,預計注入地産資産規模可能較大,涉及豫園商城主營業務是否變更等問題,復星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作為豫園商城第一大股東,復星將支持上市公司發展,一切以豫園商城的公告為為主。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記者表示,這兩類企業均屬於上海黃浦相對優質的企業,也都面臨轉型需求。對於復星來説,通過向豫園商城注入地産資産,或帶有回歸A股的考慮,也能夠促進相應的商業地産項目的金融化發展。

  借道豫園商城回歸A股

  2月19日下午,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發佈繼續停牌公告,稱由於重大資産重組方案涉及資産的規模較大,整體方案尚需優化論證,同時盡職調查、法律、審計及評估工作尚未完成,公司股票無法按期復牌。

  據豫園商城披露,公司自2016年12月20日起停牌,並於2017年1月3日進入重大資産重組程式。就目前來看,將要注入豫園商城的資産為房地産行業。

  豫園商城稱,本次交易對方初步確定為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高科))、浙江復星商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商業)和上海市黃浦區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或其指定的對象,交易標的資産屬於房地産行業。

  據豫園商城披露,本次重大資産交易對象復星高科、復星商業涉及的標的資産主要包括: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星泓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兩者均從事房地産開發業務,兩者控股股東為復星高科、復星商業。

  而上海黃浦區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或其指定的對象涉及的標的資産為黃浦區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控制的數家主營業務為房地産開發與經營的公司的股東權益。

  據記者了解,復地集團在2011年以國內最大的地産開發集團之一的身份成為了國內首家退出香港資本市場的上市房企。時隔6年後,若上述豫園商城重組方案成功,復星集團的地産業務將實現回歸A股,復地將借道豫園商城重新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豫園商城強調,截至目前,公司與交易對方尚未簽署與本次重大資産重組有關的正式文件,本次重組相關工作正在進一步推進,相關各方就交易方案具體內容持續進行溝通和磋商。

  此外,豫園商城稱,“由於本次交易涉及上海市黃浦區國資委旗下資産的注入,需取得國有資産管理部門等有權部門關於重組事項的前置審批意見,公司已與有權部門關於本次交易相關情況進行了彙報與溝通,截至目前,尚未取得有權部門的正式的書面審批意見”。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直言,豫園商城此次重組標的資産的範圍並未確定,預計規模較大,而豫園商城的主營業務為黃金飾品,雖餐飲、醫藥、度假村及房地産均有涉及,但地産業務所佔比例很小,注入大標的的地産資産,存在雙主營業務兩輪驅動的可能性。

  記者就此問題也採訪了復星相關人士,其稱一切以公告為主。

  地産業務重啟擴張戰略?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復地在上海、北京、南京、武漢、杭州等16個城市均有佈局。除傳統住宅業務外,復地還擁有活力系列的商業品牌,復地商業目前已擴展至全國12個城市,擁有24個項目,資産總規模超過300萬平方米。

  2016年,復地實現銷售金額為381.2億元,銷售面積325.2萬平方米。截至2016年6月底,復地共擁有項目儲備規劃建築面積總計約1213.66萬平方米,按權益計總建築面積約786.6萬平方米。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復星地産旗下最重要的房地産平臺,復地集團曾是全國最大的開發商之一。但2011年退市後,復星集團為復星地産找到了新方向,即復星集團綜合性的房地産投資和投資管理平臺,對接多渠道資金,以“蜂巢城市+全球佈局”為核心戰略,以“金融化、全球化、産業化”為特質,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地産投資人和資産管理者,業務覆蓋地産投資、地産開發、資産管理、基金管理,以及房地産服務等房地産全産業鏈條,擁有復地、星豫、星健、星泓、星景、策源、高地、星緯,以及IDERA、Resolution Property、Rio Bravo、Fosun Eurasia等多家平臺,形成多業態的房地産投資和管理能力。

  而近幾年,復星地産一直忙於投資海外。截至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120個在建或建成運營的房地産項目,房地産資産投資覆蓋全球逾40座城市,資産管理規模超過2400億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復星地産旗下的復地集團退市後投資規模不斷收縮。有統計顯示,2012年-2015年,復地新增土地面積從273.7萬平方米降至64.61萬平方米,2016年在公開市場無新增項目。

  不過,2017年開年,復地則大手筆啟動擴張戰略。1月24日,復地耗資130億元在武漢拿下兩幅土地。復星地産總裁、復地集團總裁王基平表示,成功競得這兩幅漢正街東片的濱江核心地塊,凸顯了復星地産敢於並善於挑戰百億級大項目的信心與決心。

  而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不完全統計顯示,2012年-2016年,復地在國內拿地耗資總計約186億元?。與之相比,武漢這筆投資可謂步伐邁得極大,似乎見到了復星對地産業務的新期許。

  嚴躍進向記者表示,對於復星來説,近兩年土地市場擴張節奏相對慢,一方面通過大舉拿地,一方面通過資源整合,也是希望快速擴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