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將新建4家"地標型夜市"

2017-03-03 12:49:03|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三年前的錦江樂園士林夜市,開張首個週末就迎來日均夜場客流量超過1.5萬人次,夜市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可除了錦江樂園士林夜市,閔行是否還有其他夜市可供市民“吃喝玩樂”,相信這是許多閔行人都想要詢問並了解的事。

  隨著城市變化,已逐漸淡出市民生活的夜市,未來或將以新模式重現閔行。小編從市商務委了解到,上海欲打造“具有國際消費城市特徵的夜市模式”,年內力爭推出4至5家能夠體現國際大都市美食文化水準、展示城市民俗風情、滿足多元消費需求的“地標型夜市”。其中,閔行的“老外街”和七寶萬科廣場都在發展名單內。“老外街”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家落戶虹橋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阿拉城”也將於今年年底前試營業,並延續“老外街”的風格特色,將夜市一併融入其中。

  “特色街”“融合型”兩大模式

  根據市商務委對夜市的定位,“老外街”屬於“特色街”模式,已形成一定規模,人氣旺、特色鮮明的“夜市經濟”。短短480米的路段上,濃縮了18個國家和地區的風味餐館,目前營業時間至淩晨2點,夜間消費佔全天的至少80%以上。“老外街”還集中了多種風格的酒吧和餐廳,如德國老鄉聚會的德國鄉村西餐廳、以啤酒文化為特色的上海啤酒工坊等。

  不僅如此,“老外街”相關負責人透露,另一家落戶虹橋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阿拉城”也將於今年年底前試營業。由於附近居民區不多,“阿拉城”的營業時間可以相應延長,並延續老外街的風格特色,融入各國美食,另打造一條150米長、約有30家商鋪的夜市,為市民提供夜間消費的場所。

  現代化的“夜市”也將進入商圈中。隨著地鐵延時運營,對接地鐵的美食集聚型商圈,都有望發展成“商旅文體融合型夜市”,七寶萬科美食廣場就是其中之一。無論是商場內採用“以舊做舊”的方式還原老上海弄堂美食的“大食代”美食匯,還是加入了現代化設計的“賞味集市”,又或是各種網紅餐飲,都吸引了眾多顧客。

  更需配套規範化管理

  夜市要做的不只是引進美食,更重要的是做好管理。“老外街”相關負責人表示,夜間經濟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豐富了市民的夜生活,但也容易産生其他矛盾,比如影響交通、食品安全、油煙、噪聲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有專門的法規與專業化的管理。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已經積累了15年的經驗,去過新加坡、台灣、重慶、開封等地吸取當地管理夜市的經驗,如新加坡政府對夜市每個檔口的拍賣、經營內容、食品安全的保障、經營時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標準和要求,這些都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

  據了解,“老外街”現已開始進行更新燈光系統、搭建雨棚、新增噴霧系統等環境改造和商家更新導入工作,力爭今年能成為本市的“地標型夜市”。

  在管理上,七寶萬科廣場同樣也有一套完善的模式。據了解,當出現假日大客流時,他們會採取增加服務台人手配置、加強對現場人流量較大區域巡查並保證現場整潔、對重點區域安排安全崗引導客戶有序乘梯及排隊等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