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道路環境、打造“海綿城市”也將不遺餘力;到2020年,將基本形成生態保護和低影響開發雨水技術與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完善的排水防澇體系。今年年內,備受關注的北橫通道將迎來重要節點,地下掘進將全力保證安全行進……昨天召開的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工作會議,披露了一系列涉及市政交通及百姓居住品質的重大建設計劃,其項目之多,研究之細,可謂歷年之最。
北橫通道開始地下掘進
市住建委主任顧金山在會上介紹説,備受關注的北橫通道建設今年將迎來重要節點,其超大盾構機的直徑達15米,與建設長江隧道時採用的超大盾構機的直徑是一樣的。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這臺取名為“縱橫號”的超大盾構機是目前上海第一、國內第二大直徑的泥水準衡盾構機,去年底開設從中江路工作井始發。今年一季度以來,北橫通道建設又取得重大突破:中山公園工作井大底板澆築完成,北虹路立交WS匝道鋼箱梁順利合龍。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公園工作井長72米,寬23米至35米,深度達31米,相當於在地下開挖10層樓的高度,需開挖土方共計6.5萬立方米。
中山公園工作井已順利完成結構施工,將為北橫通道盾構設備今年下半年進站維修保養提供場地支撐。此外,北虹路立交首個匝道工程順利實現合龍貫通,為未來通車運營打下紮實的基礎。
目前,北橫通道盾構推進正常、平穩安全,已經順利穿過各個風險點,順利通過第一次檢驗。該工程的各施工節點將全面展開,其中包括中江路到中山公園的盾構推進,海寧路靜安段虹口段地下空間建設等等。
未來,建成後的北橫通道,西起北虹路,東至內江路,全長約19.1公里,穿越長寧、普陀、靜安、黃浦、虹口、楊浦六個區,將成為上海市中心城區“三縱三橫”骨架性主幹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將形成完善排水防澇體系
顧金山説,今年上海共安排市重大工程正式項目120項,其中開工14項,基本建成10項,總投資不低於1300億元。全力推進黃浦江兩岸45公里公共空間貫通開放。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宜居鄉村、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按照市城鄉建設和管理“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滬上將基本形成生態保護和低影響開發雨水技術與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完善的排水防澇體系。屆時,海綿城市建設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將建立符合上海特點的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和管控體系,建成區結合城市更新、舊區改造、道路和排水系統改造等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中心城及郊區新城城鎮排水建設標准將不低於5年一遇,其他地區城鎮排水建設標準不低於3年一遇。到時將消除中心城建成區排水系統空白,同步開展並支持郊區排水系統新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