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經濟增長完成重大轉型 消費貢獻率近65%

2017-03-10 11:48:0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記者從昨天(8日)下午召開的2017年上海商務情況通報會上獲悉,去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再次超過1萬億元,增幅為8%,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65%,成功實現了經濟增長由投資和外貿拉動為主向由內需特別是消費為主的重大轉型。

  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錶示,上海在中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上具有突出地位,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集聚地。根據最新的全球跨境零售商集聚地排名,上海國際高端品牌入住率達90%,零售商集聚度排名全球第三,上海國內品牌集聚度同樣領先,老字號企業多達220余家,居全國首位。

  此外,儘管全球貿易不景氣,但上海貨物貿易卻實現2.7%的逆勢增長,增速領先全國3.6個百分點,在全國的佔比從上一年的11.4%提高到11.8%。尚玉英錶示,上海仍然是外來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地。去年,大約有30%來自全球各地的商品通過上海口岸進入中國市場,比如,有1/4左右的進口汽車、1/3左右的進口葡萄酒、1/2左右的進口化粧品從上海銷往全國各地,白蘭地、威士忌等烈酒有一半左右是從上海進口的,上海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進口消費品集散地。

  上海自貿區三年多的建設,則讓本市投資環境更為優化,外資在滬佈局出現可喜變化。尚玉英錶示,以總部項目為主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8.6%,躍升為利用外資第一大領域;高新技術産業利用外資達到13億美元,大幅增長61%;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科技研發、醫療衛生等高附加值領域利用外資分別實現了28%、96%、93%、333%的高速增長。

  外資企業為上海貢獻了2/3的工業總産值、2/3的貨物進出口和1/3的稅收,2016年上海工業、第三産業納稅百強企業中,外資企業合計上榜110家,佔百強企業稅收總額的35%,佔比較去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

  上海美國商會《2016年度商業調查報告》顯示,上海是中國最有吸引力的城市,70%受訪企業聲稱計劃將下一個投資放在上海,遠高於其他城市。為此,本市將努力營造更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包括:更加開放的投資環境,對照最高標準,堅持先行先試,加強系統集成,做好壓力測試,體現上海特點;更加便利的貿易環境,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實施信用管理,加強國際合作;更加公平的法治環境,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準入機制,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等。(記者 張鈺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