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汽車話題聚焦新能源和交通出行

2017-03-10 15:57:36|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每年兩會,汽車行業的提案和議案都特別多。今年兩會,汽車界代表委員的話題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和交通出行等方面。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國家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挑戰也日益突顯。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由2016年的1.94億輛增長至3億輛,一方面將帶來更大量的汽車尾氣排放,為目前嚴峻的環境保護問題帶來更多挑戰;另一方面,如果這些新增車輛仍然以傳統汽柴油車為主,那麼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還將繼續攀升。

  針對上述挑戰,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建議,應該根據我國能源結構和市場現狀,走能源多元化的道路,以緩解能源安全的挑戰並改善空氣環境品質。其中,在交通能源領域,加快推廣甲醇汽車是應對上述挑戰的途徑之一。李書福建議結合當前我國的能源結構和市場情況,在甲醇替代方面跨出實質性的一步,推動甲醇汽車市場化運行。同時根據甲醇汽車在各省市試點運營的經驗,繼續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制度建設、運行管理和相關應用安全評估等工作。此外,李書福還建議將甲醇作為戰略性替代能源,納入交通燃料體系,並做好科普工作,澄清公眾對甲醇認識的誤區,從供需兩方面為甲醇汽車的發展奠定基礎。

  除了甲醇汽車,全國政協委員、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則提出了“太陽能汽車”。他表示,太陽能汽車通過太陽能發電晶片集成在汽車天窗、車頂、車身或擴展面板,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驅動汽車行駛,並可“邊開邊充”,使汽車中短途“不插電無限行駛”成為可能。同時,太陽能動力汽車可以完全免去車輛的油耗花費,大幅降低充電時間成本及費用,更具環保意義。或許是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創新應用的形式之一。李河君建議:一是鼓勵新能源汽車動力更加清潔化,制定相關政策;二是確立太陽能汽車方向,明確太陽能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三是納入新能源汽車産業管理,通過先進製造産業投資基金對太陽能汽車製造項目給予專項支持。

  而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的議案則注重破除新能源汽車的地方保護。王鳳英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帶有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做法,若要根治此“痼疾”,中央政府必須在加強審查監管、修訂完善相關政策、統一技術標準、啟動消費市場和建設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交易市場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關鍵詞:自動駕駛

  在交通出行領域,李書福關注自動駕駛,他指出,交通出行領域,智慧網聯技術的演進將自動駕駛推向了新的高度。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産業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我國,政府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已把智慧網聯汽車作為中國汽車工業進行技術突破的主攻方向之一。各國都希望在2020年前後實現自動駕駛汽車量産的最後衝刺,搶佔自動駕駛領先地位。

  針對自動駕駛技術在國內發展的現狀,李書福建議通過審慎放開地圖精確測繪,減少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壁壘,從而加速自動駕駛的發展。同時,他也指出,地圖精確測繪與國家信息安全密切相關,必須同步推進自動駕駛地圖保密處理技術與公開使用的相關法律規範。在保障國家信息安全的同時,強化地理信息的公共服務屬性,推動地理信息資源向社會的有序開放。

  關鍵詞:交通安全

  王鳳英則更關注汽車與交通安全。她指出,機動車及駕駛人數量迅速增長,給人們生産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不容忽視的安全挑戰。國家統計局網數據顯示,從2010年開始算起,我國每年都發生約20萬起交通事故,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約有數十萬,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達上萬億。建議完善汽車與交通安全相關法律、標準,以適度超前的標準和法規應對汽車社會的安全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則針對交通擁堵問題提出建議。他認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有效推進智慧交通信號燈系統構建,可緩解交通擁堵問題,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圖像分割等技術,提升交通流數據採集能力;加強智慧交通信號燈配時方案演算法研究;建議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智慧交通信號燈應用示範項目。(文/記者 李東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