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通路改善工程將於9月開學前完工

2017-03-20 08:33:2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政通路路面坑洼市民學生出行不便,綜合改善工程將於9月開學前完工“微更新”再建一條“大學路”

  一條路的改造,源於一陣陣行李箱與路面的摩擦聲。

  政通路從國定路到國賓路的700多米路段,是江灣體育場地鐵站到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的必經之路。每年9月開學時,近萬名學生拖著沉重的行李箱走過坑坑洼洼的路面,此起彼伏的摩擦碰撞聲成了“開學變奏曲”。“方向輪完全失效”“聲音巨響”“兩年報廢一個箱子”“人行道上都是凸起,被迫選擇與車同道,否則幾十斤的箱子根本拖不動……”

  據悉,政通路(國定路—國賓路)綜合改善工程已被納入楊浦區今年的基礎設施補短板“雙十工程”。記者日前從楊浦區建管委獲得政通路改造的最新方案:政通路將通過把一條非機動車道搬到人行道上,實現道路拓寬、人車分離、快慢分流,並按統一風格改造周邊社區門前綠化景觀,打造又一條有特色、低調而又不失驚喜的“大學路”,將於6月開工,並在9月開學前完成建設。

  行人走上機動車道

  站在政通路和國賓路繁忙的路口,大量的機動車與自行車、電動車等混在一起,通過政通路往五角場方向涌去。政通路共有3根車道,其中兩根機動車道均為自西向東的單行道,只有一根非機動車道供自東向西的非機動車行駛。於是,大量往東走的自行車、電動車只能與機動車擠在一條機動車道上混行。

  人行道上,板磚因使用時間久而變得凹凸不平,加上中間還有盲道,不難想像在此道上拖行李箱有多困難。楊浦區建管委道路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10號線地鐵口修到五角場,越來越多人拖著箱子經過這條路去乘地鐵到機場或火車站,不少人因在人行道上難以拖箱子,都紛紛走到了行車道上。”

  行車條件混亂、人行道平整度差,在這種情況下,政通路迫切需要拓寬道路、平整路面,並實現人車分離和機非分流。“原來的設想是移除一些梧桐樹來騰出空間,但政通路是市級林蔭大道,後經過多方商討,還是決定採用微更新的形式,在路面斷面不變的情況下,把非機動車道搬到人行道上,以更小的代價來實現道路拓寬。”

  高校社區開“諸葛亮會”

  在出臺設計方案之前,一場針對政通路改善方案的“諸葛亮會”在五角場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行,楊浦區建管委邀請了復旦大學、五角場街道、沿線居委會代表和城市規劃專家,與設計單位上海城市交通設計院的相關負責人坐在一起“頭腦風暴”。

  “目前政通路沿線的幾個老舊小區的墻面、樓道門、信箱破損嚴重,與周邊景觀很不協調,能不能一起納入改造項目?”“居民區有兩道門正對著政通路,改造後可能影響出入車輛的視線,希望設計方案能考慮這個實際問題。”五角場街道負責人和來自建新居委會、政民居委會的“小巷總理”們紛紛道出心聲。

  “從校區到地鐵口一段路太難行走,能否在人行道基礎上改造出百米寬的行李通道?”“人行道景觀與高校學術氛圍不甚協調,是否納入改造範圍?”來自復旦大學的師生們提出建言。

  上海市交通工程學會副秘書長虞同文認為:“政通路雖然是次幹道,但生活性、服務性很強,圍繞打造15分鐘生活圈的理念,應設計人車分離、快慢分流、軟硬隔離的安全慢行通道。同時,充分結合周邊用地性質,為未來道路延伸發展留足空間。”

  交通綠化景觀全面升級

  改造後的政通路將變成什麼樣?最新的設計方案分為道路改造和綠化改造兩方面實施。

  在原來南側人行道基礎上,將增加一根非機動車道,原人行道上的綠化帶也相應減少以騰出空間,道路北側還會設置一條綠化隔離帶。

  人行道寬度保持不變,但材質進行替換,將採用面積較大的花崗岩磚來提高路面平整度,解決周邊居民和學生拖行李箱難的問題。未來還將重整道路綠植,種植隱蔽的水杉樹,增加耐陰地被與觀賞草。

  沿線的復旦大學圍墻將延續統一的學院風格,路邊居民區的老舊信箱和鐵門也被納入景觀改造當中,同時對沿線的違規搭建、跨門經營和落後業態屆時也會進行清除。

  據介紹,政通路從國定路到國賓路段的改造只是第一期工程,從今年年底開始的第二期改造,將延伸到淞滬路,計劃明年上半年完工。而最後一期工程,將對業態和路面狀況都最為複雜的淞滬路到國和路段進行改造,最終完成整條政通路的全面升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