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餅大師豫園展示中華餅食文化

2017-03-21 14:07:49|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新民晚報 周馨 攝

  “豫園中國日(節)”系列活動之民俗——廚技大觀今天上午在豫園中心廣場舉行,以餅食文化特色為主線,為中外遊客呈現中華與世界餅食文化內涵和技藝演繹的美食盛宴,將持續至4月1日。

  來自浙江省台州的徐海琴師傅用手抓起一把雜糧面糊,在150度的鍋底劃三下,攤了一張面餅,中間放上五花肉、雞蛋絲、冬筍、蝦幹、胡蘿蔔等10多種調理,便製作好一份台州餃餅筒。“據傳,這份點心是濟公發明的,有數百年曆史,一份餃餅筒可以當做一頓正餐。”徐海琴笑道,因為需要加入新鮮冬筍,這個點心最好吃的時段是清明節前後20天。

  “我們的艾葉青餅和餃餅筒一樣,有數百年曆史,是浙江地區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來自浙江的禦清齋許自成師傅一邊介紹一邊製作:糯米粉加入新鮮的艾草,人工捶打半個小時左右,才能製作出口味最好的艾葉青餅。

圖片默認標題

新民晚報 周馨 攝

  來自奶奶家鄉的味道——浙江臨海家鄉菜乾餅,餅大如碗口,有鹹甜兩種,鹹包新鮮五花豬肉和梅菜,甜包紅糖,通過特製烤爐烘烤而成,香脆可口,香氣四溢;來自安徽老字號楊建明下塘燒餅、喚起兒時回憶並且演繹互動的米餅、河南百年品質保證的杜氏油饌……在一旁,來自法國的大廚,正在製作改良版的法師火腿芝士;來自印度的師傅現場展示印度飛餅的製作過程,除了傳統的香港餡,還製作最新款——榴蓮飛餅。

  餅美食展採用老上海建築風格的形式,結合豫園商城整體建築風格,加入老上海風格的鐺鐺車以及西式披薩車,歐洲街頭倒三輪等布景道具,增加展會視覺衝擊在氛圍整體佈置上形成中西餅食在視覺上一種衝擊,讓遊客近距離感受餅食文化悠久的歷史淵源;餅美食展不但在“景”上下功夫,更在“互動”上動腦筋,通過模擬鐺鐺車的鐺鐺聲和報站聲來吸引遊客的關注並開展製作技藝的互動,提升曝光率和集聚人氣。(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