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上海市衛生與健康大會發佈了《“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綱要”)。作為未來推進健康上海建設的行動綱領,綱要對2020年、2030年健康上海提出了明確戰略目標。
卓越的全球城市,應該是健康城市。2030年,健康上海將是怎樣的圖景?在探索追求過程中,政府、社會各行各業乃至個人,都應當承擔哪些責任、做出哪些努力?本報記者約請專家解讀。
探索“上海特色”健康指標
經過多年實踐,上海健康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去年,本市平均期望壽命已達83.18歲,上海地區嬰兒死亡率、孕産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3.76‰、5.64/10萬,三大健康指標繼續保持發達國家和地區水準。
但另一方面,本市已經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截至2015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佔戶籍人口比例為30.2%,80歲以上老人佔23.6%;同時,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也不斷變化,上海面臨著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
“建設健康上海,設定符合上海實際的指標體系至關重要。”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胡善聯教授説。
綱要對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千人口全科醫師數、千人口註冊護士數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專家解釋,到2020年全科醫師與執業醫師之比約達1:6,強調全科醫師在健康守門、雙向轉診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註冊護士人數將超過執業醫師人數,是為了改變當前“醫護比倒置”的不合理現象。又如綱要中,對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等都有明確要求。如203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預計達46%,與發達國家的水準吻合。
至於三大健康水準指標,綱要提出至2020年,申城人均預期壽命≥82歲、至2030年≥84歲;嬰兒死亡率至2020年≤7‰、至2030≤5‰;孕産婦死亡率至2020年≤12/10萬,至2030年≤10/10萬。去年上海孕産婦死亡率已降低到5.64/10萬,未來的“上海指標”為何反而降低了?胡善聯解釋,“考慮到二胎政策放開、高齡産婦增加,針對這一指標的設定相對保守。”
專家同時透露,除了明確寫入綱要的指標,本市還在探索一些更具“上海特色”的健康指標,如對於“健康期望壽命指標”的監測,普陀區正在嘗試推進。
健康促進關鍵是“治未病”
健康絕非衛生機構一家之事。綱要明確提出了“共建共享”基本原則,倡導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形成大健康的治理格局,促進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胡善聯表示,市民健康不僅需要醫療衛生作保障,健康環境、健康生活、健康教育乃至健康文化等皆不可或缺。從“以看病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需要多個部門的共同協調。可喜的是,綱要明確了環保、綠化、食品藥品安全等部門的職責,為健康融入萬策帶來契機。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一直是上海的短板,綱要明確,2030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將達42%;PM2.5監測指標則被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監測指標取代,還增加了受污染地塊及耕地安全利用率、主要食品安全總體監測合格率等指標,從空氣、水質到食品等多個環節為市民保駕護航。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體質研究與健康指導中心主任劉欣説,“過去各部門分條線幹,現在體育、衛生等各個部門都可以更好融合,真正實現健康融入萬策。”他介紹,健康促進的關鍵是“治未病”,體育運動也是很多疾病的輔助治療手段,而且“比起醫療技術本身,體育有著獨特的功能,能讓參與者的心情更愉悅,也有利於社會和諧。”
在專家看來,上海是一座競爭壓力很大的大都市,而健康效應需要長期累積。“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應主動將體育生活化;企業單位有義務為職工創造鍛鍊的場地與時間;除了衛生、體育部門,其餘部門聯合開展的宣教工作也必不可少。”
以朝陽産業帶動經濟轉型
綱要提出,上海將促進健康服務業的高端化、國際化、集聚化發展。培育以健康為主題的産業園區,促進現代健康産業集群式發展。還將鼓勵健康服務新業態發展,促進醫療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閒、食品、科技、文化的融合,催生健康服務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支持養老機構開展老年病康復護理和臨終關懷服務。上海市醫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所長金春林對此解讀為,健康産業是永遠的“朝陽産業”,發展健康産業也找準了經濟轉型的關鍵點。
金春林指出,美國國民每年醫療費用支出佔GDP的17%左右,比例相當高。從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健康産業的附加值不可小覷。目前,我國居民衛生費用支出佔GDP的6%,上海指標則提出了健康産業未來將佔GDP的7.5%,符合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發展軌跡。
綱要強調,推進發展基於信息技術的智慧健康産業,打造“海上中醫”國際服務品牌,建設一批中醫藥連鎖跨境服務機構。上海社會科學院左學金教授説,對健康促進來説,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值得挖掘的瑰寶,上海又是海派中醫的薈萃之城,如何結合市民的健康訴求與市場需求,大有可為。健康上海建設要“雙輪驅動”,將政府主導的基本醫療衛生事業與市場化的健康産業有機結合,鼓勵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健康醫療服務市場,引入競爭機制,促進健康産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