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27》文獻展再現光榮城市英雄歲月

2017-03-22 15:35:51|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開幕式上,12位與會專家被授予聘書

  東方網記者朱貝爾3月22日報道:90年前的今天,黨的誕生地上海,人民第一次成為這座光榮城市的主人。今天上午,紀念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90週年圖片文獻展《上海1927》在中共四大紀念館開幕,近200幅歷史圖片、20余件珍貴文物,真實再現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奮起抗爭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歷經三次起義終於取得勝利的英雄歲月。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敏,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剛,市總工會副主席桂曉燕,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虹口區委副書記洪流等市、區領導共同為展覽開幕剪綵。上海和虹口的黨史專家學者、基層黨員幹部、駐區部隊官兵等近百人成為展覽首批觀眾。

  致敬上海工人的歷史功勳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為配合北伐,中共中央和上海區委發動組織上海工人,先後舉行三次武裝起義,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建立了由民眾選舉産生的上海市民政府,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光輝一頁。在三次起義中,虹口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第三次起義的總同盟罷工令在虹口發出,陳獨秀、周恩來等黨的領導人在虹口坐鎮指揮,上海區委和總工會的秘密聯絡點設在虹口,商務印書館的職工和上海大學的學生在虹口浴血奮戰,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久的天通庵一戰在虹口打響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在虹口2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海工人、學生、市民群眾共同繪就了反抗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尋求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壯烈畫卷。

  為致敬上海工人的歷史功勳,緬懷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作出卓越貢獻的革命先輩,中共四大紀念館深入查訪虹口、靜安等區三次起義指揮機關和戰鬥場所的舊址、遺址,系統梳理文獻史料,還原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戰鬥最激烈的滬北地區作戰示意圖。同時,徵集到1927年的上海租界地圖、大革命時期的工人運動刊物、三次起義親歷者的口述實錄等珍貴的文物史料,真實再現了90年前波瀾壯闊的革命洪流、紛繁複雜的歷史細節。

  虹口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強指出,上海是一座不會忘記革命歷史的城市,戰鬥的硝煙雖早已散去,但上海工人不屈不撓、英勇無畏的抗爭精神得以延續。無論時光如何流轉,紅色基因始終流淌在上海的城市精神和文化血脈之中,代代相傳,永不褪色。

圖片默認標題

《上海1927》文獻展

  紅色文化“隨處可看”“觸手可及”

  本次展覽的另一個亮點,是在紀念館裏舉辦實體展的同時,在機關、學校、社區、部隊同步舉辦巡展,中共四大微信公眾號也同步推出線上展,線上線下聯動,讓紅色文化“隨處可看”“觸手可及”。

  活動現場播放微視頻《轉角遇見你》,從青少年的視角,探尋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期間,中國共産黨人在虹口恒豐裏、景雲裏、安慎坊、天通庵站等處留下的戰鬥印記和紅色足跡,深刻揭示了上海和虹口的紅色文化底蘊、光榮革命傳統。

  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剛在講話中指出,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搖籃,也是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這裡見證了上海工人的赤誠熱血和不屈意志,見證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第一次武裝鬥爭,更印證了上海是一座光榮的城市,一座英雄的城市。

  開幕式上,虹口區2017年“黨的誕生地”系列主題活動同步啟動。系列活動聚焦紀念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週年、國旗設計者曾聯松誕辰100週年等重大主題,通過紀念特展、公益巡展、課題研究、專家講座、黑板報大賽等3個階段、10多場特色活動,致敬歷史,緬懷英烈,弘揚上海“黨的誕生地”和虹口“先進文化策源地”的光榮傳統。

  為深入推進“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更好地講述四大故事、虹口故事、上海故事,傳播好紅色文化,傳承好紅色基因,虹口區委宣傳部、虹口區文化局、中共四大紀念館特聘忻平、唐培吉、張雲、齊衛平等12位知名黨史專家學者,擔任虹口區“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指導專家、中共四大紀念館學術顧問。開幕式上,虹口區副區長張雷、區政協副主席郭啟文向與會專家、顧問頒授聘書。

  當日上午,“四大講席”還特邀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邵雍,開設專題講座《向左走?向右走?》,通過剖析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關鍵人物鈕永建忽“左”忽“右”的政治人生,深度解讀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歷史脈絡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的發展邏輯。

圖片默認標題

《上海1927》文獻展

  【展訊】

  《上海1927——紀念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90週年圖片文獻展》分為“海上風雲”“山雨欲來”“不朽戰歌”“黑夜破曉”等4個部分,以生動詳實的史料和照片,全方位地再現了上海工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在共産黨的領導下,先後舉行三次武裝起義直至最終取得勝利的赤誠熱血和不屈意志。

  展覽地點:中共四大紀念館(四川北路1468號)二樓展廳,展期為3個月,團隊參觀需預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