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編制全國首個針對共享單車的團體標準

2017-03-31 09:56:2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熱點】上海編制全國首個針對共享單車的團體標準

共享單車使用頻率遠高於自用單車,損耗更大。蔣迪雯攝

  近日,滬上一位未滿12周歲兒童因騎共享單車遭交通事故死亡,引發公眾對共享單車品質和平臺服務的關注。昨天,記者從上海市質監局獲悉,由上海市相關行業協會研究編制的全國首個專門針對共享單車的團體標準《共享自行車服務規範》,已公開徵求意見,標準明確規定共享單車服務的用戶年齡應在12歲以上。

  不裝GPS車子損耗率很高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共享自行車團體標準沿用這一規定。”市質監局副局長沈偉民透露,在此前的標準起草過程中,除了給騎行共享單車的人設置年齡下限,還設置了上限。比如,70歲以上老人如要使用共享單車,需每年提供健康證明。此後經專家論證,認為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為保證老年人合法權益,對其使用共享單車不應作限制性規定。

  根據目前徵求到的意見,公眾普遍認可標準對騎行人的年齡設限。對於標準中“軟體系統對共享自行車具有遠程監控、統計和遠程開啟及關閉等功能”這一條款,公眾要求保留的呼聲也很高。此外,公眾對於“強制安裝GPS”十分支持。具體條款為:軟體系統應具備共享自行車定位功能,並能根據車載定位在電子地圖上顯示共享自行車的位置,方便用戶查找和用於防盜追蹤。但部分從業者考慮到成本等因素,對加裝GPS持保留態度。

  在上海市場佔有率約三成的某共享單車運營企業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將用全新智慧鎖逐步代替此前的機械鎖。智慧鎖在開關自行車時,可將定位信息傳輸到平臺,沒必要再裝GPS。

  對此,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曹國星説,車載GPS可實時顯示車輛定位信息,算一筆長期賬,安裝GPS的綜合成本反而低於不裝的成本,因為沒有車載GPS的共享單車損耗和丟失概率很高,據估算,半年損耗率高達兩三成。

  共享單車品質標準應更高

  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榮表示,共享單車的使用頻率遠高於個人擁有的自用自行車,每車每年平均行駛距離是自用自行車的十倍,甚至數十倍。因此,共享單車的品質標準也應高於普通自行車。來自自行車生産企業的一項數據顯示,類似共享單車這樣高使用強度的自行車,使用能超過3年的零件只有車架,許多轉動、傳動和轉向部分屬於易損件,3年不換就會有相當大的安全隱患。

  與《共享自行車服務規範》同時徵求意見的還有《共享自行車技術條件第1部分:自行車》,該標準參照國際標準等,補充了許多更高要求,如腳蹬力和車胎的疲勞強度等。“如果未來市場條件成熟,上海或將考慮用更加嚴格的品質標準要求共享單車。”沈偉民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