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公示

2017-04-01 08:41:1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聚焦上海】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公示

  3月31日,由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徐匯區人民政府、上海市體育局以及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組織編制的上海市徐家匯體育公園控制性詳細規劃局部調整及附加圖則編制(公眾參與規劃草案)正式出爐,面向社會聽取公眾意見。該方案的公示時間為2017年3月31日至2017年4月29日。

  作為社會關注面廣、民生訴求強、創新要求高的公共性或民生類項目,徐家匯體育公園項目在去年7月9日啟動的首屆“上海城市設計挑戰賽”中被選為四大項目之一,也是今年動工的上海體育公共空間重點項目,是在一個新的時期對體育功能全新提升的産物。

【聚焦上海】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公示

總平面圖

  根據方案,徐家匯體育公園將圍繞上海建設“國際賽事之都”的總體目標,通過場館功能升級和戶外環境改造,建設成為“體育氛圍濃厚、賽事舉辦一流、群眾體育活躍、綠化空間宜人”的市級公共體育活動集聚區,成為卓越的體育賽事中心、活躍的大眾體育樂園、經典的體育文化地標。主要承擔承辦國內外頂級體育賽事、滿足市民健身休閒要求、開展青少年業餘訓練和引領體育産業發展四項功能。

  此次規劃的地域為徐家匯社區132街坊,街坊四至邊界為漕溪北路—零陵路—天鑰橋路—中山南二路,規劃範圍總用地面積約40.6公頃。改造後,徐家匯體育公園地上建築面積不超過25.2萬平方米(不包括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和東亞大廈改造中增加的建築面積),地下建築面積約11.6萬平方米。

  四棟主要建築予以保留改造

  過去,徐家匯體育公園已經積聚了很多體育的元素,各類地標性體育場館具有較好的觀賽體驗,但群眾參與度較低。

  根據規劃方案,徐家匯體育公園將保留和改造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和東亞體育大廈四棟主要建築,其餘建築基本拆除。場館改造中,一是優先滿足頂級賽事及賽事配套空間佈局需求;二是“量體裁衣”,對既有建築空間進行匹配性改造,佈局全民健身和專業服務功能。

  對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的改造,將本著提升場館綜合性利用的原則,讓場館設施物盡其用。其中,上海體育館的改造不僅是硬體設施的提升,作為一座能夠承辦綜合性運動會的體育場,它應當在繼續辦好中超聯賽上港俱樂部主場、國際田聯鑽石賽上海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利用率,培育引進足球、橄欖球、棒球、攀岩、壁球等其他頂級賽事。上海體育館的建築立面將保留原有風貌,通過改擴建,提升功能,滿足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排球、斯諾克等賽事要求,創造條件引進拳擊、自由搏擊、電子競技等娛樂性、觀賞性強的新興體育賽事。上海游泳館保持原有游泳池、兒童泳池等功能,滿足游泳、跳水等項目的青少年業餘訓練,其空間通過重新佈局,將被打造成市民的水上活動中心。

  東亞體育大廈改造主要用於滿足體育公園運營管理辦公要求。未來將承擔考慮賽事運營管理中心,包括場地管理、監控中心、中後臺運營中心等功能。改造中聚焦建築外觀和綠色節能改造,建築高度結合區域景觀統籌研究。

  打造高度開放共享空間

  通過重新規劃,徐家匯體育公園將成為開放的城市空間:有戶外運動設施、有休閒綠地、又有串聯幾個大型體育場館的軸線等,區域分佈清晰,將極大地豐富市民參與體育活動的形式。

【聚焦上海】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公示

西廣場透視圖

【聚焦上海】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公示

慶典廣場透視圖

【聚焦上海】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公示

東廣場透視圖

  因此公示方案的公園設計特別強調公園綠地體系,突出多層次的立體綠化,統籌綠地和體育活動場地佈局,同時保證基地的高度開放共享,將其視為提升徐家匯地區步行活力的關鍵節點,弱化超大街坊對地區步行系統的阻隔,突出與周邊街道和街區的融合共享。

  未來,徐家匯體育公園將24小時對外公共開放,在沿零陵路和天鑰橋路打造具有活躍功能互動的公共開放介面,通過微地形的山丘、大片的草地、成片的樹林,將市民引入公園。沿漕溪北路和中山南二路密植綠化,弱化高架道路帶來的噪音、視線等不利影響。

  公共開放空間的面積和品質有進一步提升。因此,一部分現狀建築將被拆除,現狀的硬地、通道通過梳理後,整合綠化,從而釋放出空間以用於綠化和戶外體育運動。街坊內的公共開放空間佔比增加到約50%(包括綠地、廣場和戶外體育場地)。結合人流疏散、舉辦大型體育文化活動、慶典集會的需求,在公園內部佈局若干廣場。

  戶外運動場地與綠化空間將進一步交融。結合綠化設置運動場地,營造在樹林中運動的感受,並利用喬灌木減少不同種類體育活動之間的干擾。戶外運動項目主要包括足球公園、籃球公園等。室外場地既要滿足青少年精英基地和少體校訓練,又兼顧對市民的開放。

  徐家匯體育公園將打造多層次的慢跑系統。通過聯動城市介面,利用人行道空間,結合街道斷面改造設計,營造安全舒適的沿街步道,與徐匯區的街道跑步網絡對接。在公園內部,形成串聯場館和戶外空間的地面慢跑道,線形靈活有趣,結合公園的不同功能佈局,營造移步異景的跑步感受。

【聚焦上海】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公示

慢跑道設計圖

【聚焦上海】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公示

【聚焦上海】徐家匯體育公園規劃方案公示

慢跑道斷面設計

  規劃地區倡導公共交通

  在交通方面,徐家匯體育公園地區將發揮公共交通資源的優勢,未來依靠公共交通分擔較大的出行比例。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停車場庫,停車位不少於1000個,保留現狀沿零陵路的地下公共停車場,結合地下空間建設新增地下停車場。在軌道交通11號線以西、萬體館以南新建1處地下綜合體,佔地面積約3-4公頃,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主要功能為全民健身、運動培訓及配套服務,地下二層設置一定數量的停車位。綜合體內設置市民喜聞樂見的項目,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擊劍、拳擊、瑜伽、舞蹈等。局部採用半地下覆土建築形式,實現地下空間的自然採光。

  為了加強人流集散與公共交通站點的聯繫。在地面層,梳理和引導公園內部主要人流路徑出入口,建立與軌道交通站點出入口和公交車站的有效聯繫。在地下層,人群可直接利用地下空間連通系統從軌道交通站進入主要場館。

  賽時與平時,將採用差異化的交通流線組織方案。在賽事期間,控制機動車出行,地面只允許特殊車輛進入,單向限速行駛,並在開放空間設置臨時停靠區。平時,車輛進入街坊後即進入地下車庫,實現地面的人車分流。另一方面,加強地下空間連通。現狀已有一條中山南二路過街地道通向漕溪路公交樞紐。結合地下體育綜合體新增地下連通道。其中,兩條分別連接軌道交通1號線和11號線車站站廳層;一條為過街地道穿越中山南二路,連接上海旅遊集散中心;一條連接萬體館,方便運動員從地下體育綜合體內的熱身場地便捷到達比賽場地。地下通道寬度不小于8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