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區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

2017-04-10 08:44:42|來源:新華社|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新華社上海4月9日電(李榮 朱雅君)上海在提升服務業比重的同時,堅持在郊區進行先進製造業的有序佈局。新近,上海在郊區佈局高端智慧製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産業的過程中,嘗試“先進製造業+生産性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模式。

  據了解,滬郊嘉定工業區是上海先進製造業的主要發展基地之一。最新有總額高達122億元的40個産業項目落戶於此,主要聚焦高端智慧製造及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積體電路及物聯網和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等上海正在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其中一個新的特點是:在佈局實體製造業項目的同時,讓總部研發、技術平臺及産業基金等生産性服務業項目保持適度的比例,形成“先進製造業+生産性服務業”的匹配格局。

  上海已提出,到2020年製造業比重不少於25%。嘉定工業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鬱建華認為,在産業結構調整和實體經濟發展中,需要建立先進製造業與生産性服務業的合理“匹配度”。在此次嘉定工業區的導入項目“清單”中,不僅有直升機研發生産、車載電源研製、以心臟瓣膜研發生産為主的醫療器械等實體型製造領域的投資項目,而且包括了醫療諮詢、供應鏈管理、科技産業基金中心等針對性強的生産性服務業“匹配項目”。

  上海在總體城市空間佈局上,有一句形象的話:繁榮繁華看市區、實力水準看郊區。上海已把其城市先進製造業的發展重心放在郊區。 相關專家認為,保持先進製造業的比重,同時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生産性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是防止産業空心化的有效舉措。發展以管理性總部、投資性總部、研發設計中心、銷售採購中心等為主體的總部經濟,可以實現二産支撐三産、三産服務二産的互動格局。

  據了解,上海已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打造鐳射科創中心等一批專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和産業發展平臺,以平臺型科創服務業,與智慧製造等高新技術産業聯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