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監管僵局 應先跳脫“單邊行動”

2017-04-13 09:13:2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首席評論員朱珉迕  

  圍繞共享單車的“博弈”,時下似有愈演愈烈之勢。在這個新興事物已擁有巨大市場,並被大多數人認為代表了城市未來公交發展的大趨勢之時,其不斷擴張帶來的監管難題,亦令城市管理者如鯁在喉。

  不久前,深圳萬輛共享單車擠爆景區、北京共享單車“圍堵”公交車站等現象頻發,招致政府部門強力監管,又因強力監管引發進一步爭議。一個多月前曾將4000輛共享單車“關”進停車場的上海黃浦區,此番推出針對區域內共享單車投放、運營的多條限令,輿論如有不同意見,也在意料之中。

  頻發爭議的焦點,在於監管行為及其尺度。從監管者視角出發,共享單車擴張帶來的無序停車、大量佔道等問題,已成為日益顯見的管理負擔,甚至威脅正常的公共秩序,再不出手,恐將覆水難收。而在大多數共享單車支持者們看來,如今出現的所謂“亂象”,不過是新生事物發展中必然經歷的過程,即便是“陣痛”,亦會由市場規律來調節化解。監管者急於出手,反倒有無視需求、阻礙創新之嫌。

  一方著眼成本,一方著眼便利,各執一詞背後,是市場與監管的博弈。當下,這種博弈常常被理解為兩個極端:強調管理便是不惜犧牲便利、失去市場;強調便利便是不惜突破規則、反對監管。二元對立之下,監管部門同共享單車企業間常陷入對峙僵局。而在一些地方,破解僵局的努力似乎亦鮮有成效——不是“談不攏”,而是根本“沒有談”。

  作為新興事物的共享單車,其“新”體現于兩個層面。站在監管方立場不難理解,共享單車的萌芽、誕生和發展,完全獨立於傳統的公共交通服務模式。這種新業態的發展不按常理出牌,不斷衝擊甚至顛覆傳統監管秩序。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共享單車還有一層“新”的意思,即在其涉及到了公共資源的佔有和使用,而不再是一個純粹市場主體間的經營行為。即便被歸於“共享經濟”一類,發生在城市公共道路上的共享單車出行,也不只是一個經濟問題。

  這應該是對共享單車的一個基本判斷:它既是一種新經濟,又帶有某種公共性。撇去惡性擴張的因素,這個新事物是一種健康優質、符合未來方向的出行方式。由此,針對共享單車的發展和管理,就既不能只遵循行政邏輯,也不能只遵循資本邏輯。無論是市場方還是監管方,如果跳出單一邏輯,學會算一筆“大賬”,認識就會不同於當前。地方政府會意識到,付出眼前的管理成本,很可能換來長遠的好處;企業也應當有覺悟,既然發展單車佔用了一定的公共資源,就應當分擔必要的公共治理責任。

  一些地方共享單車問題陷入僵持,恰是因為事關各方都不願跳出基於自身利益或習慣的單一邏輯,且缺乏足夠的溝通和讓步。這種氛圍之下,無論是政府部門祭出管理措施,還是企業力排眾議大力擴張,都會被貼上“態度強硬”甚至“一意孤行”的標簽。這當然不是正常現象。本來,市場與監管、企業與政府、便利與規範,都不應被視作非此即彼、形同水火。

  就共享單車而言,改變僵局的關鍵,是各方都能跳出對峙思維,以充分協商、有效溝通換取共識。同時,既然涉及公共利益,相關的措施制訂和尺度確立,也應當以公共利益為目標,並接受公開的論證和檢驗。具體來説,像“總量控制”的數量、定點投放的範圍乃至對道路資源“飽和度”的理解,都應當基於實際謀求合理而明確的共識,不能自説自話,不宜“單邊行動”。

  這個過程,顯然需要多方合力,並採取一些新辦法、新思維——比如在政府和企業之外引入公正的第三方參與評估,比如相互開放信息數據共享等。在這方面,黃浦區昨天同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協商推出管理方案,並簽立協議,可視作一個有益的嘗試。但顯然,距離構建起真正理想的慢行交通環境,各方應有的努力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