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P2P新增問題平臺96家 環比增五成

2017-05-02 12:20:42|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蔡簡 |責編:劉徵宇

  網貸天眼5月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網貸行業新增問題平臺96家,環比增長52.38%;累計問題平臺達3084家,在運營平臺1779家;4月P2P網貸行業全國成交額為2021.77億元,環比下降7.27%。

  廣州e貸總裁方頌分析稱,4月問題平臺數量高企,主要由於監管加壓。“專項整治已進入清理整頓階段,過渡期也所剩不長,業務限額規定會讓整改難度大的平臺加速轉型或者主動退出,資金存管、ICP備案的門檻和高額費用也會讓實力不強的小平臺主動退出。”他説。

  對於成交額的下降,中再融副總裁侯君表示,在最嚴監管下,平臺合規方向明確,部分綜合平臺拆分P2P業務,上市公司切斷P2P業務,大額平臺業務轉型,都導致行業整體交易額大幅下挫。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斷升級。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加強監管協調,並指出需重點針對金融市場和互聯網金融開展全面摸排和查處。

  在同日舉辦的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上,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副司長龐任平表示,第三方支付平臺絕大多數在虧損,資金沉澱容易被挪用甚至攜款潛逃。

  4月2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指出,互聯網消費金融領域存在過度借貸、重復授信、過高吸費等問題,有可能增加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因素,協會正在積極開展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信息披露標準制定,這也是協會將出的第二部標準。

  新聯在線COO陳智誠表示,P2P和第三方支付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問題和投訴的重災區,先從這兩個領域下手,體現了監管層的觀察深度和執法深度。未來,監管還會著重對現金貸和消費金融等細分領域進行整頓清理,隨著監管限期的臨近,各地金融辦對平臺的監控將越來越深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