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共擔經費 奉賢學子今年研學“看世界”

2017-05-03 10:02:3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張曦晛

  原標題:建立由區教育局、學校、社會資助方、學生家長共擔經費機制

  奉賢千名學子今年研學“看世界”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去年底印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根據《意見》,奉賢區在中小學生“世界之窗”社會實踐考察活動中,建立了由區教育局、學校、社會資助方、學生家長共同承擔的經費保障機制。

  感受嚴謹的工匠精神

  14天的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文化交流之旅讓來自上海奉賢的學生們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塔斯馬尼亞州的學生可以按照個人興趣選課,除了正常的英語、數學等常規科目外,特別注重木工、冶金、烹飪等培養專項能力的課程。

  木工課上,奉賢中學學生吳笛見證了一名學了2年木工課程的學生當場製作精緻的木碗。他印象最深的還是冶金課,連手工做一個開瓶器,都不允許産品與標準之間有一絲一毫的差距,真正體會到嚴謹的工匠精神。

  學生們融入當地的家庭壞境,更收穫了難能可貴的跨國友誼。學習交流中,奉賢學子的謙遜有禮、勤學樂學的形象,也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

  看世界也傳播“賢文化”

  “去國外研學,不是消費貪婪的物質慾望,而是打開國際交往的窗口,學他長、補己短。”在景秀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趙瑋看來,國際研學也是學生們通向未來國際化競爭舞臺的首個驛站。

  今年1月,青溪中學八年級學生李若冰隨奉賢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藝術團前往新西蘭。在奧克蘭表演藝術中心劇院的舞臺上,藝術團小演員用優美的舞姿傳播“賢”文化。今年3月,奉賢中學等4所高中39名學生赴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3所學校,進行為期2周的課堂學習和生活。據初步統計,今年還將有18所學校476名學生開展出境文化交流。預計今年累計出境遊學旅行的奉賢學生將超過1000名。

  三年內遴選10個遊學基地

  由奉賢區教育局研究制定的《中小學生開啟“世界之窗”社會實踐考察活動方案》,明確考察對象為區內中小學、中職校品學兼優學生,通過制定出行計劃、體驗課程、設計研究課題,自主創新學習。

  為完善保障機制,奉賢區建立了由區教育局、學校、社會資助方、學生家長共同承擔的經費保障機制。其中,特困家庭但品學兼優、成績表現突出的學生,經審核通過後,費用全免。此外還計劃三年內,在不同國家遴選確立10個出境遊學基地,使學生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將出境遊學與學校課程教學融合,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記者 許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