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尿雕塑出現在公共場所引爭議 不少市民吐槽

2017-05-03 10:09:0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張曦晛

  原標題:撒尿雕塑是藝術?挑戰容忍度?

  楊浦濱江國際時尚中心珍得巧克力劇院門口雕塑引爭議專家表示需尊重普遍審美習慣

  圖片默認標題

  市民認為畢竟是在公共場所,雕塑跟我們的文化傳統還是要合拍。 /晨報記者 張佳琪

  藝術還是刻意,前衛還是低俗,當越來越多的雕塑出現在上海的公共場所時,不少作品也引發巨大爭議。近日,楊浦濱江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內,一座成年男子當眾撒尿的雕塑作品,引發了一些市民的吐槽。

  有市民表示,對一些大尺度的雕塑作品,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又有市民表示,這樣的雕塑不應該放在露天的公共空間裏。

  相關學者表示,我們的藝術欣賞,還是需尊重人們普遍的審美習慣。

  孩子指著雕塑説“羞”

  位於楊樹浦路2866號的“珍得巧克力劇院”是一家巧克力生活體驗館。因為可以親自動手製作巧克力,所以除了巧克力愛好者,也很受家長的青睞。4月30日,池女士帶著5歲的兒子小北,來到這裡遊玩,但劇院外面的雕塑卻讓她感覺到無比尷尬。

  “劇院外面有個露天飲料吧,我們就坐在那兒喝飲料。”池女士説,“小北突然指著一個雕塑跟我説‘媽媽,羞’。”

  兒子的話,讓池女士的視線一下子轉移到了背後的雕塑上:一個男性卡通人物褲子褪到屁股下邊,半裸著下體,一隻手按著衣角,另一隻手的兩個手指捏著生殖器,做站立撒尿的動作。

  池女士趕緊把小北拉到一邊,並再三告訴他,一定不能在外面暴露自己的隱私部位。看著兒子似懂非懂的樣子,池女士只能帶著他匆匆離開。

  “那裏基本上是家長帶著孩子去,我哪想得到會有這樣的雕塑。”池女士説,自己平時很重視培養小孩的性自我保護意識,也一直在教小北保護身體隱私。

  “本來我們一直在教小孩,一定不要在外面暴露隱私部位。公共場合的雕塑,給小孩做了一個相反的示範。他不明白道理,他覺得別人做了,自己也可以這麼做。”

  珍得巧克力劇院內部的主營業務是巧克力從原材料採集到成形包裝的整個流程。期間,可以自己動手參與到巧克力的製作過程,因此有不少家長帶著小孩過來體驗。據珍得巧克力劇院的工作人員介紹,每逢週末與節假日,親子體驗確實佔到了顧客組成的大部分。

  池女士也是經同齡孩子的父母介紹,才知道有這樣一家店可以讓孩子體驗親手製作巧克力。在她看來,這樣一個孩子聚集的地方,就不應該出現一個“尺度大”的半裸雕塑。

  “我覺得這本身就不雅觀,不管是不是藝術行為,不管是不是放錯了地方。”

  多數市民認為導向不好

  那麼,池女士口中的雕塑真的有那麼不雅嗎?昨天,記者實地走訪了珍得巧克力劇院。

  劇院大門左側擺了好幾個木質的露天茶座,往前幾步就是池女士和她兒子看到的半裸雕塑。雕塑豎立在道路邊的綠化帶上,的確是一個正作撒尿狀的男性形象,隱私部位“原形畢露”,還著了色,格外醒目。

  雕塑所在位置本來是跟公共部位聯繫在一起的,但是現在有幾根鐵絲將雕塑四週都圍了起來,底座上還寫著“請勿觸碰”的提醒語。在雕塑的一旁,豎著“珍得巧克力劇院”的立牌,兩者都顯得格外醒目。

  從雕塑所在位置往上走幾步,就是上海國際時尚中心的觀光道。來來往往的遊客偶爾駐足觀望一下,然後很尷尬地走開。

  一位正在跑步的阿姨説,他們每天都來這裡跑步,偶然發現了這個半裸雕塑。她倒沒有覺得雕塑有什麼非分之處,只是覺得“導向”不正確。

  “我認為雕塑做的這個動作不好,在公共場所撒尿,不太好。小孩子看見,會以為想小便了就可以隨便在綠化帶上小便。”

  一位年輕女士也持相似的觀點。她有一個剛滿周歲的女兒。她用看似客觀的話語表達了反感:“因為有的人開放,有的人保守。保守的父母看到,心裏肯定會不舒服,畢竟是在公共場所嘛,跟我們的文化傳統還是要合拍才好。”

  一旁的另一位女士説:“這樣的東西放在博物館裏是藝術,把創作背景、雕塑家的情況寫在邊上,我們還可以給小朋友講講故事。但是,這個東西本身沒什麼故事,又敞開放在公共綠地上,我們真不知道要怎麼給小朋友解釋。”

  這位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兒今年已經三周歲了,還不懂得要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所以她一直為這個問題感到頭疼。而這座暴露隱私部位的雕塑放在這裡,的確給小孩子一個不好的示範。

  遊客李先生説:“我覺得沒什麼,現在小孩子性教育都蠻好的,家長不要太小題大做。我們還經常帶孩子去看性文化展覽,讓孩子了解一些這方面的常識也很好。”不過,李先生補充説,只是雕塑擺放的位置有點尷尬。

  小品有礙觀瞻將被移除

  昨天,楊浦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建管科相關負責人説,這個東西從嚴格意義上講,也不是什麼雕塑作品,只算是一個景觀小品而已。他們了解下來獲悉,這個東西的確有礙觀瞻,在公共場所內會引起市民的不適。

  該負責人表示,該小品是開發商自己擅自放進去的。“開發商覺得好玩,就把它放進去了,不知道需要走審批程式。我們幾次進去查看,也沒有發現它。現在了解情況後,已經通知開發商,趕緊把這個東西收起來,換一件景觀小品放上去。”

  [晨報對話]

  雕塑從奧地利進口,關稅交了六萬元

  珍得巧克力劇院當初為什麼要在門口豎立這樣一座雕塑呢?在巧克力劇院店內,記者見到了該店的負責人方一敏。

  新聞晨報:這座雕塑是什麼時候設置的?

  方一敏:我們開張之前就運過來了,2013年或者2014年吧。

  新聞晨報:這座雕塑是誰設計的呢?有什麼意義嗎?

  方一敏:這座雕塑是我們從奧地利運過來的,設計師也是奧地利的。有什麼意義?不太清楚。

  新聞晨報: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座雕塑放在門外呢?

  方一敏:那座雕塑本來是配有感應噴泉的,人從旁邊經過就有水柱,就像撒尿一樣。在奧地利考察的時候,國際時尚中心覺得很有意思,就説要把這個引進來。為了這座雕塑,我們進口關稅就交了6萬元。

  新聞晨報:放在公共場所,是否經過討論呢?

  方一敏:沒有。國際時尚中心説可以,我們就引進了。

  新聞晨報:有沒有人來反映過,覺得這個雕塑放這裡不太合適?

  方一敏:沒有人來反映過。就跟丹麥的美人魚一樣,沒有人會説不合適吧?

  [專家觀點]

  只看到醜陋,沒看到美

  對於這座放置在公共場所的大尺度雕塑,雕塑家、碩士生導師李學斌感到驚訝。

  “這樣的雕塑不該出現在一個不設限的公共空間內。”李學斌説,因為專業關係,他每到一座城市,都會留心這座城市的一些公共空間裏的雕塑作品。

  “我在歐洲多年,走了很多地方,在一些街區等公共場所,也見過一些大尺度的雕塑,但是像這樣寫實的赤裸裸的東西,沒有見過。在上海的街頭出現這樣的雕塑,的確讓我感到震驚。”

  李學斌説,在韓國的濟州島有一座性愛主題的雕塑公園,裏面的一些作品雖然也很寫實,尺度很大,但是該公園還是有限制的,需要購票才能進去參觀。這座公園位於濟州島北部的濟州市,漢拿山的北面,建成于2004年。公園本名“愛之島”,在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草坪上,按照不同的主題佈置了82件表現人類性行為和情愛的雕塑作品。這些作品是由韓國著名的雕塑家以及藝術家們歷時兩年完成的。公園門票大約9000韓元。

  “濟州島性愛公園裏面的作品,還是有一定的藝術水準的。”李學斌説,他看了楊浦濱江時尚中心裏面這件雕塑作品後,感覺其藝術水準很一般。“它幾乎挑戰了人們對藝術品審美的底線,挑戰人們對雕塑藝術的容忍度。”

  美學學者、上海江東書院創始人韓可勝看了這件雕塑作品後説,該雕塑脫掉了人類文明的底褲。整個作品雖然有抽象的因素,但可以歸入寫實一類,特別是下半截。通過特別的“拗造型”,通過手指的方向,將作品全部的重心引導到性器官上面,而且用紅彤彤的顏色來強化視覺效果。這種寫實,我們只看到了醜陋,沒有看到美。

  韓可勝説,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雕塑《大衛》,它並沒有對特定部位進行特別處置和強化,更沒有為這局部染上色彩,而是以均勻的比例詮釋了形體的力與美。韓可勝特別指出,與欣賞藝術館裏面的藝術品不一樣的是,在一個露天的空間裏,要更加尊重人們普遍的審美習慣,尊重人們共同的文明理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