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博弈 A股再陷“迷你輪動”

2017-05-05 10:01:14|來源:中國經濟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5月A股“開門綠”,連收三顆十字星,日內頻現衝高走勢,重心節節下移。近期市場可謂是熱點匱乏,資金一直在雄安、“ 一帶一路 ”等有限的幾個熱點之間打轉,由於切換頻繁、換手高企,市場陷入“迷你輪動”之中。相對而言,其他覆蓋面較窄的熱點難以吸金,整體市場情緒低落、量能不濟、賺錢效應不佳。短線A股弱反彈後回落,行情暫難突破弱勢震蕩格局,投資者宜多看少動、控制倉位。

  操作短線化熱點迷你輪動

  昨日A股主要指數衝高回落,強勢熱點再現輪動格局。作為早盤唯一的亮點,雄安概念一度漲近6%,成分股掀起漲停潮,但是午後不敵拋壓逐步走弱;受到“ 一帶一路 ”、雄安等概念的帶動,建築、建材等行業板塊表現強勢,“中字頭”央企午後出現飆升,但是午後均漲幅收窄。與此同時,前一段時間穩步爬升的消費股近期呈現橫盤態勢。

  不難發現,存量資金以極少數題材為對象反復炒作,而且資金手法明顯短線化,換手率高企。昨日諸多雄安新區概念股出現了高換手率,其中, 青龍管業 、 先河環保 、 銀龍股份 和 四通新材 的換手率最高,分別達到52.73%、45%、44.59%和43.43%;此外 中化岩土 、 冀東裝備 的換手率也均超過37%。

  招商證券 指出,雄安概念鎖定了大量籌碼,活躍的存量資金愈來愈少;而近期本輪反彈主角雄安板塊開始轉弱,活躍資金也趨向保守。當前,市場熱點開始短期反轉,指數上方的中短期均線繼續下壓,反彈已明顯受阻,前幾日的反彈是否為下跌中繼雖有待考證。但由於雄安概念消耗了過多的活躍資金,市場只能隨著雄安概念被動波動,而其他熱點板塊在缺少彈藥的情況下無法持續進攻。從其他角度看,目前的短線反彈約壓後再次小幅回調,投資者宜謹慎為上。

  中信證券 指出,不可忽視的是,盈利增速見頂, 利率中樞上行,年初以來推動市場上行的兩大 驅動力 消失,必須正視中期風險,投資者應借勢調倉,備戰下半年。

  創業板 弱勢難改

  昨日盤面上最大的特徵是 創業板 率先在盤中翻紅。從指數漲跌幅來看, 創業板指 下跌0.13%,也小于滬綜指的0.25%。不過,這種情形似乎並不能説明市場風格的反轉。

  在整體賺錢效應不佳的情況下,券商對風格的切換似乎並不抱有期望。 興業證券 首席策略 分析師王德倫指出,連續回調之後成長股短期波動有可能,但大漲還沒到時候。海外市場則不一樣,因為有特斯拉、 蘋果 這樣的優質公司業績超預期。

  招商證券 指出,小盤股受殼價值影響很大,殼價值出清的時間還遠未到來,小盤股的估值消化還有待時日。上周很多小市值公司大跌表現完全符合預期。小盤股可能會出現短期的反彈,但是,從邏輯的角度來講缺乏支撐,完全屬於交易層面的博弈,不建議參與。

  平安信託投資副總監魏穎捷表示,成長股前期表現明顯弱于大盤,近期的異動有超跌的意味,但很難演變成板塊性的機會。成長類股票整體的機會仍需等待,預計最早在今年三、四季度出現,後期,類似2012年 網宿科技 這種結構性標杆會增多。其中, 互聯網 行業更容易出現強者恒強的標杆公司,海外科技股很多都是互聯網細分的龍頭,而國內科技股參差不齊,更需要仔細鑒別。無獨有偶,王德倫也認為,A股的科技股投資機會還要等,估計其中的“真成長”會隨著股價的下跌、估值的回落逐步浮現出來,而創業板整體的機會仍需要等較長時間。

  相對而言,當前不管是雄安新區概念、“ 一帶一路 ”概念的頻繁切換,還是創業板指的異動,均顯示出行情的弱勢。分析人士指出,創業板是源自於超跌反彈,而雄安股的異動是源自於資金的短線騰挪賺錢動力,這兩方面均體現出市場存量格局下熱點演繹的“捉襟見肘”,陰跌格局或許暫難改變。

  缺口理論反制A股

  技術面上來看,前期A股市場連續下跌過程中出現缺口,分別位於3229至3238點之間,以及3189至3196點之間。由於逢缺必補的股諺,投資者心存期待。但是短期內這可能難以實現,反而成為行情的巨大阻力。而且結合前期上行過程中的跳空缺口,滬指已經形成了島形反轉。而當前,較低位置的缺口尚未回補,較高位置的缺口回補概率更低。

  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總監劉光桓認為,前期行情的缺口,是趨勢反轉的突破缺口,意味著春季行情的結束。如果沒有諸如雄安新區這類重大利好的支撐,短期內回補的可能性很低,只能等待下一個上漲週期、下一輪大行情的到來。

  錢啟敏指出,近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出現了相反的兩個跳空缺口,即先向上跳空,再向下跳空,形成“島型反轉”,這種形態的力度會比較強:高位形成的話向下的力度比較強,而低位形成的話向上的力度比較強。目前的行情理論上接近“島型反轉”,市場重心可能下臺階,不過在穩中求進的大背景下,會有支撐和護盤因素出現使得向下的空間不會太大。

  魏穎捷表示,缺口的形成是伴隨著政策對題材炒作的抑制,以及去年下半年開始對小盤股外延式並購的收緊而産生。這些缺口反映了存量資金的風險偏好下移,顯示出對未來一個季度行情的謹慎。因此,這個位置不會有趨勢性向上和向下的力量,但震蕩可能重心向下。從市場影響因素來看,一季報後支撐市場的週期股業績改善的動力會減弱;中小創的一季度業績低於預期,估值仍在下降;再加上監管趨緊引發金融體系的縮表效應,A股找不到新的增長點。當前的A股有點像2013年下半年的市場。

分享到: